宜蘭 大廚上菜 營養午餐三色豆變美味

宜蘭縣政府19日舉辦學校午餐廚藝精進成果發表會,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顧問主廚林奕成(左)向縣長林姿妙(右)說明「赤珊瑚鴨賞濃湯」的烹調步驟,讓學童品嘗後都不知道湯裡有紅蘿蔔。(李忠一攝)
宜蘭縣政府19日舉辦學校午餐廚藝精進成果發表會,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顧問主廚林奕成(左)向縣長林姿妙(右)說明「赤珊瑚鴨賞濃湯」的烹調步驟,讓學童品嘗後都不知道湯裡有紅蘿蔔。(李忠一攝)

宜蘭縣從2019年9月起實施國中小學童免費營養午餐政策,剩食率雖逐年下降但仍偏高,學童不願品嘗青菜、紅蘿蔔、南瓜等食材,縣府自今年3月底推出「學校午餐廚藝精進計畫」,透過主廚精進烹調方式,就連堪稱營養午餐大魔王的三色豆,都能變成可口的炊飯,讓學童吃得更美味、更健康。

宜蘭縣每天供應營養午餐約1.5萬公斤,宜蘭縣教育處指出,2021年統計的剩食率為12.04%,逐年降至9.49%、6.87%,今年1至3月為5.02%,縣長林姿妙表示,為了提高學童接受度、降低剩食率,今年3月起至5月底試辦學校午餐廚藝精進計畫,以提升營養午餐的品質。

縣府與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宜蘭縣萬得福食藝推展協會合作,在4所學校集中式廚房試辦,藉由主廚豐富的料理經驗,在現有的設備及食材中調整料理,讓平凡的團膳料理增添新意,19日在縣府大廳舉辦成果發表會。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顧問主廚林奕成表示,12歲以前的學童味覺比較敏感,成人可接受的青菜、紅蘿蔔、苦瓜、南瓜等,學童因為「恐腥」而不愛吃,因此在料理這些食材可採用煸炒、烘烤、川燙等方式「殺菁」。

林奕成以「赤珊瑚鴨賞濃湯」為例,先將紅蘿蔔煸炒後殺菁釋放甜味,並加入洋蔥、牛奶等食材打成泥,再添進宜蘭特產鴨賞,學童品嘗後都不知道濃湯居然有討厭的紅蘿蔔。

至於處理營養午餐大魔王三色豆,林奕成則分享說,他會用三色豆、香菇和昆布醬油等作成炊飯,學童接受度也因此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