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塵埃落定但是暗潮洶湧的國民黨

(德國之聲中文網)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黨部舉行的中常會上宣佈,由侯友宜代表出征的時候,黨部大樓外卻是郭台銘的支持者高呼口號,表達對黨中央的不滿,以及他們「非郭不投」的態度,場內場外散發的是兩種不同的氣氛,還有支持郭台銘的地方議會議長、號稱具有影響力的「重量級」黨員為此宣佈脫黨,讓一場原本應該是展現大團結氣勢的場合蒙上了一層陰影。

而且説是大團結,現場卻少了「對比」的郭台銘,雖然說郭台銘不是國民黨黨員,更不是中常委,所以按照郭台銘方面的説法是「沒有收到邀請」,理由看似合理,卻也好像不通人情,就有一個説法是,既然邀請了記者到現場拍朱立倫和侯友宜高舉握手喊口號,為什麼沒有邀請郭台銘到場,三人一起合拍?何況當時也不是中常會的閉門會議,這種待遇對這幾個月一直向國民黨低頭示好的郭台銘豈止是「情何以堪」。相比之下,郭台銘發了一篇《我心長照中華民國》的長文,承諾會全力支持國民黨候選人之外還恭賀侯友宜,看在「擁郭派」的「郭粉」眼中何止是心有戚戚焉、可能更多的是不捨和不甘。

國民黨拿出了民調對比、黨籍縣市長是否支持、黨籍立委是否支持等等的數據,向外界解釋為何是侯友宜出缐,不過顯然無法説服部分所謂的「擁郭派」,朱立倫的臉書專頁上3千多則留言,大半都是指責國民黨並且宣稱將轉向支持其他政黨,或許這些不滿的人不是國民黨黨員,但是起碼他們都自稱曾經是該黨的支持者,這些人的不滿情緒可能也不是單靠國民黨就能夠安撫下來的,何況朱立倫甚至都已經被他們形容是「民進黨的臥底」。

但是國民黨大概也很難開口請郭台銘來幫忙「拆彈」,畢竟人稱「霸氣總裁」的郭台銘在2020年還有這次對國民黨客氣的程度都到了「低聲下氣」的地步。媒體形容,郭台銘對國民黨是「真心換絕情」,忍氣吞聲之外還要幫忙安撫「郭粉」的話,困難程度勢必不低,即便坐轎子的人想要下來,多少也得看擡轎子的人肯不肯。如果講要所謂的整合,主要責任似乎不是在郭台銘、更多是看國民黨接下來如何做,做的不好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

「換柱事件」會重演?

不過也有「郭粉」抱著一絲希望,認為國民黨是「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搬出了2016年總統候選人從洪秀柱換成朱立倫的「換柱事件」,指出當年可以,所以現在也沒什麼不行的;在「郭粉」的心目中,侯友宜和郭台銘有天地之差,根本不是同一個等級的,比都不用比,而國民黨卻又以「一堆子的理由」不給任何機會讓郭台銘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國民黨內也有一派人士,認為郭台銘是政治素人,根本不懂選舉,講話時常會「脫口而出」、甚至形容他是「不受控的自走砲」,加上郭台銘「身家大部分在大陸」擔心選舉的時候會成為包袱,所以黨內兩派意見衝撞的相當激烈。

但是讓外界不解的是,為何朱立倫在中常會之前夜會郭台銘之後,郭台銘就「認了」?朱立倫是用什麼説服郭台銘「鳴金收兵」?可是郭台銘已經嚥下這口被形容是「鳥氣」的話,後面要翻盤不是就很困難了嗎?反過來說,國民黨難道就不擔心郭台銘後面順勢帶領「郭粉」開始走自己的路、找其他的政黨聯手?這豈不給了像民眾黨之類的「非綠政黨」分裂國民黨的機會?還是國民黨很確定郭台銘不會這麼做?

縱觀各個媒體的報導和分析還有政治人物私下交流表達的看法,郭台銘看來不會就此「閒雲野鶴」不問世事,他所凝聚的力量也許不足以當選總統,但是可以成為「關鍵少數」,而這個「關鍵少數」就是國民黨未來整合力量時的第一個挑戰,對黨主席朱立倫、提名候選人侯友宜還有整個國民黨而言,化解這次提名造成的不滿情緒絕對可以説是第一要務,但是在黨中央如此不受到信賴、提名人選如此受到排斥的情況之下,如何達成這個目標,考驗的可就不只是國民黨高層的智慧和政治手腕了。

詹威克: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詹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