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安定民心為上的一場兩岸對峙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4日至10日的台海軍演被認為是中國方面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所實施的報復性軍事行動,台灣方面則是認為中國反應過度。

兩邊的網民情緒高昂,這一邊的喊打喊殺、另一邊的訕笑戲弄,不論是中國還是台灣的網民都是民族主義高漲,但是這也是兩邊政府最擔心的,所以行為上都算相當節制。

為什麼會説中國和台灣在行動上都有所節制?不是說導彈都已經飛越台灣上空了嗎?其實中國宣佈軍演日期並且在台灣東部海域畫出導彈彈著區域的時候,就已經説明導彈一定會飛越台灣的上空。

因為從中國境內發射彈道導彈到台灣東南海域,勢必會以高過一百公裡高度的卡門缐飛行,自然會經過台灣上空的非領空、台灣可以預先推算可能的導彈飛行軌跡。

台灣的鋪路爪雷達系統和其他防空雷達可以從發射到最後落下一路監測和計算彈道,再來判斷是否無害,如果無害且落點不在領海之內,自然也沒有攔截或者發警報的必要。

美國角色

共軍軍艦進入海峽中缐以東,也是旋即離開,雖然説是未來將成為常態化,但是一樣地,將會面臨台灣反艦飛彈襲擊的威脅,而且打破兩岸70多年來的默契,未必有利於中國。

因為所謂的海峽中缐不是台灣方面畫設的,而是美軍在1950年代為阻止蔣介石的反攻大陸和毛澤東的解放台灣而設,對美國而言,海峽中缐是地區安全與穩定的界限,打破這種平衡,美國自然會有相當的回應。

美國極為重視海峽中缐,例如這次軍演,中國軍機曾經越過海峽中缐,然後快速離開,同一時間,美國的裡根號航母和美軍多架偵察機出現在周邊,兩者關係不言而喻。

美國也不希望台灣做出任何美國認為的過激反應,所以雷根號航母與美軍偵察機的出現也是對台灣表態,也就是希望兩岸都不要做出任何不理性的作為。

從細部檢視

台灣的克制明顯地體現在許多地方,舉例而言,軍演期間和前後,台灣舉行了多次被視為展示武力的火炮射擊,台灣國防部說這是例行性演習、與中國軍演無關。

不過從這些火炮的列陣來看,比較像是向台灣民間展現決心,首先是射擊的火炮中大多是二戰時期的牽引炮,其中的155公釐榴彈炮與8英寸榴彈炮每年需要以射擊的方式來潤滑保養抵消後座力的制退復進系統。

這種射擊稱為保養射擊,重型火炮的制退復進系統每年至少需要保養兩次以確保妥善率,作戰時火炮也不會這樣密集列陣射擊以免被敵方集體摧毀。

這些作戰準備需時甚長的老式火炮在戰時大概就是最後防缐,在目前的情況而言,這些年事已高的火炮雖然效率欠佳,但是震撼效果絕不亞於現代化的火炮。

振奮人心還是假消息?

中國的軍演期間,兩邊都有不少未經證實或者根本就是虛假的消息,乍聽之下熱血沸騰,但是仔細分析之後卻是漏洞百出。

例如有個消息說,有台灣某軍艦上的士兵稱已經做好了與共軍軍艦撞擊的準備,這個消息並不合邏輯,第一個是如果共軍軍艦進入領海,標準程序是開火驅離不是撞船。

第二是台灣沿岸早已部署許多反艦飛彈,以雄風二型為例,射程約140公裡,要應付進入距離岸邊不到30公裡的船艦絕對是綽綽有餘。

另外就是如果這名水兵真的通過手機發出這種消息,這艘軍艦上的長官會被軍紀處分,因為屬下官兵違反了軍中保密規定。

民間情緒

1996年的台海危機,令美國部分鬆綁了原先對台灣國防科技發展的限制,台灣得以發展出新型的反艦、防空甚至巡弋飛彈(巡航導彈)。

這次中國的軍演如果中國不有所節制,就可能令美國加快對台軍售,協助台灣加強自我防衛的能力,例如出售台灣神盾級(宙斯盾)軍艦、出售薩德反導系統、甚至出售F-35B第五代戰鬥機也都不無可能。

對中國更不利的是令美國和台灣之間的軍事合作更加緊密,這絕對不是任何中國執政者所樂見的;台灣則是不願意被美國認為是麻煩製造者。

中國這次的軍演能確定的是多少安撫了因為佩洛西訪台而引起的不滿情緒、穩定了不確定因素。對台灣而言則是見到了美國維持安全上的承諾、台灣罕見地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讓民間覺得對國防有信心,所以日常生活不受影響;如此兩邊都因為有所節制而達到了安定民心的目的。

詹威克: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詹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