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彭麗媛不太可能公開走向中國政治前台

(德國之聲中文網)作為當今中國的“第一夫人”,彭麗媛公開露面的機會很多,除了隨夫外訪,有時也單獨參加某項活動,前些天,社交媒體流傳一張彭去部隊高校調研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照片,其身份是“中央軍委干部考評委員會專職委員”。

此事港媒進行了報道,並被海外媒體轉載,一時間彭的新身份在海外傳開。港媒報道對彭的新身份用的是“擬似”二字,也就是不確定。不過,中央軍委干部考評委員會這個機構是存在的,然彭是否出任其專職委員,由於無法向官方求證,因此只能是猜測。

但彭的專職委員職務大概是真的。同一港媒2017年7月曾報道,彭卸任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調任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評審委員會高級評委。這個評審委和干部考評委很可能是同一機構。後者成立於2016年,官媒曾形容該機構的設立是“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確保精准科學選人用人的重要舉措”,是“適應領導指揮體制改革,提升選人用人公信度、權威性的新探索”。解放軍負責全軍黨的建設、組織工作、政治教育和軍事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部門是軍委政治工作部,它是由解放軍原總政治部轉化而來,總政在軍改中被撤銷。這樣看來,軍委干部考評委理應劃歸政治工作部管理。換言之,政治工作部評審委實際就是干部考評委,網傳的彭任考評委專職委員應該是事實。從時間上來說也吻合。即便兩者不是同一機構,但作為政治工作部的下屬部門,兩者的工作性質是相同的,彭由評審委高級評委調任考評委員專職委員,也沒有什麼奇怪,舉賢不避親嘛。

彭麗媛做考評委專職委員

彭以唱歌出名,被認為是中國民族聲樂學派創建者之一,曾是中國大陸第一位民族聲樂碩士,她也因此擔任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和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導等。對於她這方面的任職,相信沒有多少人會有非議,人家的實力和成就擺在那兒嘛。而她卸去院長之職,也不再從事音樂的教育和傳播,指導學生,雖然有點可惜,可考慮她的“第一夫人”身份和年齡,亦並非不可理解。不過,轉而出任軍隊考評委的專職委員,替解放軍選拔政治素質和軍事素養都過硬的優秀將官,此事引起的爭議恐怕會不少,因為人們的第一感覺是這個職務和她本人的知識結構似乎不配備,她能勝任此工作嗎?

然而,細想一下,彭做考評委專職委員是再合適不過了,雖然解放軍對選拔和考核將官會制定一套標准和程序,但歸根到底,要什麼樣的人才和將官,是由軍委主席決定的,還有誰比主席夫人更了解主席的想法和要求,嚴格執行他的選拔條件?由她把關,肯定能為主席選到既忠誠,又有軍事才能的將官。何況,彭也擔任過多年的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中國高校的領導,首先要做好的事情是處理復雜的人事,同時個人的政治要過關。因此,彭為考評委專職委員,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當然,外界對此事的關注,不在於彭的新職。這個專職委員,放在中國龐大的官僚隊伍裡,也就是“小官”一個,若不是彭,是沒有多少人對它有興趣的。人們對此的議論,是要引出另外一個話題:當今最高領導人,要學毛前輩把其夫人江青女士送上中國的政治舞台,而把自己的夫人彭麗媛教授也送上前台,開啟夫妻同執政模式嗎?人們關心的是這個問題。

人們容易聯想當年的“紅都女皇”

當年毛放江出來,也是從不太重要的事情做起。等到毛發動文革,也就把江塞進文革小組,而文革小組是當時中國最有權力的機構,自此江在政治舞台呼風喚雨,成為實際上僅次於毛的“紅都女皇”,連中共元老包括接班人林彪都得禮讓。會不會彭開始只是替丈夫把關人才選拔,慢慢的,被賦予越來越大的權力,最後成為實至名歸的“女一號”?

關於這一點,海外最近也流行一個說法,7月召開的中共三中全會要將彭增補為政治局委員。本屆政治局沒有女性,而且只有24名,這不太符合開會投票要奇數的會議常規,此名額就是預備留給彭的。彭若進局,一躍就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接下來很多重要的事就可交給她去處理。那麼,這種可能性大不大?理論上講,只要事情尚未發生,各種可能性皆不排除。況且,從實際來看,最高領導人當政10余年,打破了多少慣例,再弄出一個大響動,也不是沒有可能。很多人相信這會是真的,否則,也不會有此傳言流出。

中共黨章無法刪除“反對個人崇拜”

雖然兩月後就能驗證真偽,但現在可以講,彭在三中全會成為政治局委員,是不可能的事,她的丈夫不會讓她成為第二個“毛夫人”。倒不是說最高領導人想不想這麼做,他是怎麼想的外界不知道,但不能去做。盡管他的權力看起來大無邊,給人感覺似乎在國內沒有做不成的事,而在過去10年,也確實改了共產黨的許多政治規矩。然而,在看似隨心所欲的背後,還是有些政治規矩或者政治禁忌,是不可隨意更改和打破的。

舉幾例。黨主席制,被外界炒過多時,一度認為最高領導人在20大改總書記為黨主席,可這個事情沒發生。多次修改黨章,可黨章中載明的“反對個人崇拜”這句話還保留。這是為了裝門面嗎?不是,是不能刪。從當局對最高領導人的造神看,要是能刪早就刪調了,原因很簡單,刪去這句話,和廢總書記改黨主席一樣,都是會出大事的。

保留總書記制度,保留“反對個人崇拜”這句話,它的政治含義是,盡管你的權力非常大,但在黨看來,並不是完全沒有約束,因而個人獨裁雖讓很多人不滿和無奈,但還是在可容忍的程度之內,可把這兩者都拋棄,事情的性質就完全變了,你公開要的就是個人崇拜,就是要從制度上公然凌駕全黨之上。因為黨主席制意味著從制度上賦予了黨主席最後決斷之權力,他比政治局所有成員,比政治局這個集體的地位還要高。而總書記,即使加上“核心”稱號,名義上還是黨中央集體的一分子,不能超越黨中央之上。所以兩者的性質是不同的,廢除了它們,等於徹底拋棄了中共自成立以來所得到的經驗教訓,破壞改革以後得到黨內完全共識的所有政治規矩,這就會威脅到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最高領導人一定要改就必須掂量,會不會遭到全黨反對?

中國人不接受“夫人專政”

讓“第一夫人”走向政治前台,也是屬於這種不能做的事,是經歷過文革“夫人專政”的中國人不能接受和反對的。“夫人專政”若憑的是夫人的政治資歷和“革命”貢獻,那不過是換了一個性別的專政,就像過去的皇帝和如今的領袖專政一樣,不是不可以接受,然而,倘若不是憑自身本事而是夫人身份,被丈夫推上前台,對全黨發號施令,人們是不會接受的,即使一時奈何不了,但對背後那個真正的專政者卻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會埋下禍根的。文革垮台和毛形象的崩塌,多少與江青在中國政治舞台的亮相脫不了干系。她的所作所為讓全黨對她人神共憤,事後看來,實是起到了為毛政權挖政治牆角的作用。

這個歷史教訓想必現如今的政治領導人不會不考慮。也許彭在前台不像江那樣霸道,但問題不在於第一夫人的行事作風,而在第一夫人公然介入黨內高層政治是得不到全黨認可的。硬要如此做,人們就有理由懷疑最高領導人要搞家族政治,把共產黨政權變成家族政權,將黨天下變成家天下。可以預料,如果最高領導人發出了這種政治信號,無疑把自己和第一夫人往火上烤,不出多時,這個政權一定垮台。

再從現實看,彭夫人要在三中全會入局,面臨程序難題。彭不是中央委員,她要先解決這個身份,而中央委員是由黨代會選舉的,不是中央全會決定的,過不了這關也就不可能當選政治局委員。所以這是個偽話題,但之所以流傳,一是最高領導人的權力太大,讓人誤以為他要做什麼事都可以;二是高層政治的不透明。然不管怎樣,只要對中共歷史有了解,有一絲的正常思維,就不會作出讓夫人走進政治權力中心的下策。

現有跡象也看不到這點。事實上,丈夫若有心讓夫人品嘗權力滋味,不會現在還是一個軍委考評委專職委員,從彭2017年任政治工作部評審委高級委員起,7年過去,恐怕該把她放在一個重要得多的位子才對。顯然,最高領導人也就是讓她在這個位子,有限參與對軍隊干部的選拔考核,替他對軍隊人事把把關,他是不會讓她成為第二個“毛夫人”的,這只會無事生非,掀起不應有的政治巨浪。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志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鄧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