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難念經/俞竹筠

俞竹筠

壬寅龍年冬,西元2022年12月25日。

這該死的新冠肺炎 (CVILD-19),一會兒變異毒株德爾搭,一會兒奧密克戎,折騰了三年,奪走了多少老年人生命。天未羊年(2003年),SASR肆虐,全球不過死775人(內地349人,香港299人),而從庚子鼠年春(2020年)到辛醜牛年冬(2022年), 80歲以上老人,走的成群結隊排在火葬場。所幸,與妻同在1961年進廠的老姐妹,尚安然無恙。

妻宅居無聊,向芬、華、順等老同事,不斷發微信問好,天南地北聊過去。妻有時請我潤色(加括弧):如:“老朋友,又翻看老照片了(啦)。仔細看,那時多年輕!雖然貌不驚人(語不壓眾),但惹人喜歡。你說是嗎?青春不再,誰又能留住青春呢?這是自然規律,絕對公平。唉,時光過得真快(日月如梭),不知不覺步入老年,你我心裏還不服老,不服行嗎?老朋友,尊重現實吧!想想我們還不錯,年輕時,儘管條件差,生活艱苦,但也有樂(趣)。是的,我們把工作與生活安排得好,該忙就忙,該玩就玩。到了休息節假日,幾個人打扮時髦,不是看電影,就是逛商場。那年農曆三月三,騎車上江都仙女廟趕集,我給老公買純棉內衣,你們讚美賢慧。記得嗎?(還)有次,我們居然騎車到鎮江(遊)玩,幾家老公還(全力)支持,好笑(不好笑)呀!那時的幹勁與興趣不知從何而來?說來也怪,當時並不感到苦和累,窮開心樂滋滋的,真像(個)十三點。一想到我們幾個活寶,就像沒娘的女兒,沒婆的媳婦,隨心所欲。家裏老公又把我們當小三寵,當孩子愛,幸福死了。比起別人活得有意思,你說呢?知足了!說真的,我很懷念那時光。你知道嗎!我寫著笑著……”

她們不約而同地回音: “你心靈手巧,嘴一張,手一雙,無人不誇一枝花!”“我們既羡慕也忌妒,背後常說怪話。”“可你不記恨,一笑而過……”“哈哈,身正不怕影子斜!”是的,芬、華倆,最愛嚼舌頭根,見妻和廠長書記說句話;“小劉啊,這臺進口精密磨床是用外匯買的,好好操作。出口產品靠你和徒弟把關……”“放心”。她們就造謠:“與領導好上了,就差睡覺……”,見妻快退休時,因產品質出色,加一級工資,還要留用。她們人前人後發牢騷:“全廠從未有過哩……”妻大度,一聽而過,置之不理。

不久,芬又來電話了,妻怕她捨不得話費,讓掛掉,自己用網路AL打。芬幸災樂禍地說:玉蘭,你看過【揚州電視臺·今日生活】實播嗎?華與不孝兒子對簿公堂。只見華坐輪椅,聲淚俱下述說。兩個兒子如何如何不孝順?生病也不上養老院看看,要錢就醫,誰也不肯拿。大兒子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母(師)之惰。你們終日跳舞打牌,沒有好好培養兒子,讓我們替人打工、當門衛。現在,我們有錢還要培養自己的孩子,不能再當打工仔。”小兒子說:“你如將存款與養老金歸我,全包。”大兒子說:“我也願意”。錢,錢,還不是為了錢,哪有一點母子親情?

其實,芬也別笑華,自己住的舊宿舍,兒子想賣掉,換成大些的。不依的結果,與媳婦反目成仇,兒子不相往來。

芬與順來過舍間,一見寬敞明亮的客廳,驚住了。待華問芬:“玉蘭過得咋樣?”芬對著妻說:“別說我們幸福指數不如她,我所認識的,沒有一個好比。老公事業內高知,萬元戶。外孫女在國外,讀完博士,還讀博士後,兒子美企高管。不看穿的吃的,光住的【君悅藍庭】也上檔次。”妻想說:“你們從前老笑我,茅草棚子出身嫁給臭老九,還是地主出身。窮教師買肉都排隊。哪像我們家老公,有本事開後門……”此話溜到嘴邊又咽下去,別挖苦啦!人都老了,往事莫提。低調道:“哎,山外青山樓外樓,勝過我輩千千萬。我家那位,中風22年,舉步維艱,我當全職保姆照料。唉,家家有本難念經呀!活著就好,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