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巴掌仙子 父母的辛酸與甜蜜...|高齡生育曾早產風險|華視新聞雜誌

台北市 / 連昭慈 採訪/撰稿 施幼偉 攝影/剪輯

迎接新生兒寶寶是每個家庭最大的喜樂,但如果、準媽媽預產期還沒到,寶寶卻提前來了,恐怕會讓所有父母措手不及!台灣每年早產兒逼近兩萬人,但在器官發育尚未成熟,一出生就比ㄧ般的寶寶更辛苦,像是雙胞胎楠楠和椂椂,出生時只有700公克和842公克,媽媽形容,孩子小小的身體幾乎不到兩個巴掌大,讓人提心吊膽;幸好在醫療團隊努力下,如今寶貝們也健康成長、非常可愛。

高齡生育增早產風險,家有巴掌兒,辛酸與甜蜜,躺在保溫箱,奮力呼吸,身上插滿維生管線,皮膚薄的像是一張紙,他是早產兒楠楠,出生時僅僅700公克,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24週。和楠楠有相同命運的,還有他的雙胞胎弟弟椂椂。楠楠椂椂媽媽 沈婷婷:「(出生的時候),不到手臂的長耶,大概這樣而已,大概兩根手掌兩隻手掌的大小而已,對,哥哥出生才700克,那弟弟是842克。」

剛生產完的沈婷婷,完全無心休養身體,而兄弟倆因為早產,都罹患了開放性動脈導管,影響呼吸功能,哥哥楠楠甚至在出生一個多月,就動了手術。楠楠椂椂媽媽 沈婷婷:「成功機率很大,但是也是有失敗的啊,你敢跟他賭那個失敗的嗎,不敢啊,所以你就會很害怕。」

經過四個月的搶救治療,楠楠和椂椂逐漸脫離險境,身上管線一一移除,臉上也開始長了小肉肉,婷婷和家榮,終於感受到迎接新生命的喜悅。楠楠椂椂爸爸 許家榮:「他們出院到回家,沒多久就拔鼻管跟拔胃管,然後看起來就像一個正常的小孩了啦,最起碼不要又插了一堆管,這八個月來真的是滿辛苦的,因為從每天進出醫院然後到回家,然後一天只睡兩個多小時,其實真的是滿累的,但是看到小寶貝這樣成長,其實一切都是值得的。」

早產兒指的是懷孕37週前就分娩的寶寶,越早出生就會面臨越多的考驗,根據早產兒基金會的統計,滿23週出生的早產兒存活率不到兩成;24到25週的存活率則是六成,26週到27週的存活率已經提高至七到八成;28週以上幾乎都能存活,但此外,同樣讓人擔憂的還有,早產留下的後遺症。

林口長庚新生兒科主任 朱世明:「從腦部的功能不佳,到腦部的組織受損,還有眼睛以後會容易導致重度近視、弱視、斜視,肺功能的不佳,導致以後容易小朋友容易會變成肺功能容易受到感染,甚至以後變成呼吸道敏感,甚至於氣喘的比例也會變多。」

樺樺的媽媽36歲的林佩君,懷孕25週就臨盆,小寶貝剛誕生時,瘦小的身體血管清晰可見,模樣相當脆弱,更因為早產,導致腦出血併發水腦,加上細菌感染,前後開了四次刀,讓佩君每天以淚洗面。還好,樺樺用無比堅毅的生命力,加上醫護的通力合作,度過了老天爺給他的重重難關,我們拍攝的一個星期後,樺樺平安出院了,體重也長到了4710公克,佩君總算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

巴掌兒樺樺媽媽 林佩君:「他們真的把弟弟照顧得很好,對啊,主治醫師啊還有一些護士阿姨也對他很好,對啊,一有時間的話就有很多人照顧他,然後陪陪他這樣子,讓家長在家裡面會覺得至少弟弟他在那邊,他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對啊,很多阿姨都很喜歡他。」

這些迫不及待來到人世間的小天使,一出生就歷經許多磨難和波折,但他們過五關斬六將,讓人見識到他們驚人的求生意志、更讚嘆生命的無限可能。現在巴掌兒楠楠、椂椂,和樺樺一點一滴地成長茁壯,他們永遠都是爸媽捧在手掌心的心肝寶貝,我們也期許他們未來的人生、平安順利。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回家路迢迢 包機返台惹爭議|防疫之戰全記錄|華視新聞雜誌
抗煞經驗 慘烈卻寶貴的一課|防疫之戰全記錄|華視新聞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