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拒學生,給父母5個心法和5個行動
「諮商師,你說得很簡單,孩子一天天不上學,我難過到睡不著覺,看他賴在家那個樣子,我就又急又氣。」這些家長在諮商室中流下的眼淚、在身心科領的藥袋,常常跟拒學的孩子一樣多。「出生後為了他(孩子)辭去工作、專心照顧他過敏的身體,帶他培養閱讀習慣,這麼用心的教養,他開始拒學之後,我覺得這一切都白費了。」這是某位拒學家長的真實心聲。
在「家有青少年與家長崩潰日常」的臉書社團,也有家長受不了拒學兒子的言語暴力,只能回娘家住一陣子,「再聽孩子罵(我)下去,覺自己這麼賤嗎?為什麼要天天被罵那麼難聽?也覺得很失敗,把小孩教成這樣。」底下留言紛紛安慰貼文的家長,也有人貼出自己與拒學孩子的對話,讓人感嘆「當家長好難」。
專門協助拒學家庭超過10年的心理諮商師洪美鈴觀察,在拒學的家庭中,家長必須承受來自學校和孩子兩方的壓力,家長對自己教養的懷疑和自責,甚至是否要改變職涯留在家照顧孩子等,「真的是焦慮到最高點了。」
米露谷心理治療體系策略長,也是臨床心理師的陳品皓也認為,從孩子拒學的那一刻起,家長就承受著「價值觀的斷裂」的衝擊。「大部分的家長都認同『愛拚才會贏』的觀念,但當孩子要離開這個被視為『理所當然要努力』的環境,家長腦中的價值鏈就斷了,接著就會有各種災難性的預期,『孩子的人生毀了』、『你這輩子沒用了』這些想法容易讓整個家庭的壓力更大。」這時家長不要對自己太嚴格,當然能夠撐住孩子最好,「如果撐不住,那也是正常的,不妨先關心自己的感受。」
孩子拒學對家庭來說就像被捲入一個焦慮漩渦,全家人都可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然而根據第一線輔導人員的經驗,拒學的關卡通常是「長期抗戰」,可能需要陪伴好幾年的時間,台北市輔諮中心督導陳盈靜建議,拒學需要三方合作,也就是家庭、學校和孩子本身,要幫助拒學孩子走出來,就必須從這三方面做「系統減壓」,焦慮和壓力鬆動了,就有能量掙脫出拒學的漩渦。以下分享第一線輔導人員、心理諮商師,建議家長遇到孩子拒學時,可以安定自己和孩子的5個心法,以及可以立刻做的5個行動。
心法一:優先關照自身 家長先穩住自己
為人父母總為了孩子操心,因此當孩子拒學時,家長通常承受著前所未有的焦慮,混雜了擔心、自責、恨鐵不成鋼的憤怒、身為父母養育孩子產生剝奪感的委屈等。拒學孩子的情緒正在內耗,家長的焦慮則像龍捲風一樣,四處求援,希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身心完全投入,會很快把自己燃燒殆盡。
諮商師洪美鈴觀察,「很多拒學孩子一股腦被推進諮商室,但跟家長關係都還很緊繃,根本不願意談,如果孩子拒學了,如果家長願意的話,家長可以先來諮商、釋放焦慮。」
家長也可以尋求外部協助,無論是輔導室、心理諮商、身心科醫師,找可信任的親友訴苦,或者去參加拒學的講座、家長團體、參加正規的宗教活動等,都是很好的嘗試,「很多時候家長沒多做什麼,但因為自己先穩住了、有了能量,拒學的孩子也會受到正面影響,更容易走出困境。」賴聖洋認為。
心法二:用「理解、釐清、等待」來陪伴孩子
拒學對家庭是一大衝擊,人本能會有防衛的心情,就會想要責怪別人,但這種責怪的心情通常會讓親子關係變得更緊繃、孩子卡得更緊。所謂理解孩子,並不是指完全接受,而是先去看見孩子的處境「我知道你現在正處於這種狀態」,不要急於去要孩子回答為什麼?怎麼辦?基隆長庚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師蔡伯鑫認為,理解就是為孩子撐出一個小空間, 讓困惑和未知有一個可以被安頓的地方。當然,家長也需要理解和看見自己的焦慮,不只是為孩子而已。
當家裡受到衝擊的壓力稍減、家庭成員有餘力時,就可以開始「釐清」,也就是抽絲剝繭的過程,去探索孩子拒學冰山下的那些冰層。觀察孩子後做出應對,這時該拉孩子一把、還是按兵不動撐著,都沒有標準答案,建議家長可以跟信任的專業人士合作,無論是諮商師、學校輔導老師等一起幫忙,透過多面向的嘗試、不躁進,通常是比較能讓孩子接受的陪伴方式。
最後也最困難,就是等待。蔡伯鑫曾經遇過一個拒學的孩子,天生氣質較為固執,從國中開始拒學,中間家長什麼都做了,看醫生、諮商等,但親子衝突無論是口語或肢體非常強烈,最後家長也被磨累了,僅能引導孩子每週去上幾堂他喜歡的才藝課,維持低度與社會連結的狀態。過了幾年,孩子來門診報告好消息,不但回到學校,還拿到班排第一名的成績。「這一卡就是五、六年,我都不知道爸媽怎麼撐過來,但他們就是等待,然後沒有放棄孩子。」拒學就是孩子卡住了,生活一片渾沌、未來像被濃霧繚繞,什麼都看不見,如同我們遇到濃霧或大雨,什麼都做不了時,還是可以等雨停、等霧散,「這個等,我想對拒學的孩子也是重要的。」同時,對孩子來說,願意等待和陪伴,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價值,是一個值得被期待、被關心的人,代表家長不對拒學孩子的人生下結論,拒學並不等於孩子是個超級差勁、沒有未來的人。
心法三:建立正向親子連結
在諮商室裡,描述這個家的樣子,在拒學生和家長口中卻完全不一樣。「我們很疼孩子,不管吃的穿的,或是帶他去出國旅遊,從來不手軟。」然而對孩子卻說,他最希望工作繁忙的爸媽在畢典、運動會等他認為重要的時候現身陪伴,不出國玩也沒關係。家長和孩子的感受差異,常見於拒學家庭。
拒學孩子跟家長對於「愛」的表現方式有認知和感受的落差,「爸媽覺得做這些事就是愛孩子,但孩子卻感受不到,甚至認為那是限制。」家長窮盡經濟能力送孩子到私立學校,希望給孩子有保障的未來,這是父母之愛;孩子感覺到的是爸媽只看重成績,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想法。
專門接住拒學孩子的吾心基金會督導曾永富認為,「去確認孩子的『感受』很重要,爸媽覺得那是愛,那孩子的感受是什麼呢?」家長常覺得自己付出很多,孩子不領情,就會產生委屈,通常雙方的感覺不同,就需要去核對「你希望我怎麼對待你」,這種核對並非單向,家長也能期待孩子怎麼表達,「溝通不是強迫,而是去找到親子兩方都舒服、能接受,表達愛的方式。」
第一線的輔導老師或諮商師,都認同「正向的親子關係」是幫助拒學孩子脫困的重要條件,並非親子關係緊密孩子就不會拒學,就算原本親子關係很好,但拒學常會造成親子關係的撕裂,很需要重建和溝通。
心法四:不以「回到學校」作為最終目標
18歲以前的兒少應該到學校學習,已經成了社會上的基本常識,拒學對家長來說,就是孩子的人生「脫軌」,多數家長第一個想法,就是想盡辦法要把孩子推回學校、推回所謂「正軌」。「如果孩子願意回到學校很好,如果一直沒辦法或不願意,家長可以思考如何讓孩子在生活中也能學習到學校能提供的技能,例如人際關係、智能的學習等,」曾永富分享,有些拒學的孩子雖然對踏進學校有困難,但學習動機仍在,「可是如果家長給孩子的任務只有單一的『回歸校園』,就很容易澆熄孩子對未來的動力。」因此,不要把「回學校」當成幫助拒學孩子的最終目標,而是去看見現階段拒學生可以做什麼,學到未來人生所必需的技能。
心法五:相信自己絕對不孤獨
兒少精神科醫師蔡伯鑫曾以拒學孩子為主角寫下《空橋上的少年》一書,他的初衷就是希望接觸更多拒學家庭,讓家長和孩子都知道自己並不孤獨。拒學家庭就像是孤島,一家人都卡住了,可能是不敢求助怕別人的眼光,也可能是不知道怎麼求助,「願意來門診的拒學生都還好,至少願意來求助,就我所知還有很多關在房門裡掙扎的孩子,希望至少用書可以接觸到這些家庭,這世界上絕對不是只有他們家正面臨這樣的關卡。」
拒學不像泛自閉症或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至少有一個標準的指引或治療,明確的命名也能讓周遭的人更快理解和接納,「拒學就很微妙,孩子不去上課好像不是太嚴重的事,又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指導』,就逼他去啊哪有不去學校的道理,就是懶惰啦、你們太寵孩子,這些意見都容易讓拒學家庭變得孤獨。」加上,拒學孩子通常有拒絕與外界溝通、斬斷與外界聯繫的特質,都更容易被孤立,「相信自己不孤單,世界上一定有人跟我面臨一樣的關卡,這對家長來說是很重要的信念,就能踏出求助或改變的那一步。」蔡伯鑫認為。
家長除了建立這些心態之外,也有一些可以立刻執行的5個行動,幫助自己和孩子穩定下來。
行動一:練習保持好奇,不帶批判的說話方式
用「還好嗎?」「怎麼了?」來取代「為什麼?」,當我們問為什麼,事實上帶著要求孩子解決問題的期待,這是無意間的,因此可用關心孩子感受來開啟對話,並儘量減少「這樣很糟/爛,這樣做沒意義」等批判的話語。
行動二:建立親子一起做的固定活動
一起去喝下午茶、玩桌遊,甚至一起打一小時的電動都好,除了可以增加親子相處時間,也能讓爸媽有成就感,很多家長會擔心當孩子卡住了,好像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事,也無法幫助孩子,親子一起做,即使是小事情,家長也能感受到自己有所行動,心態上會比較正面。
行動三:儘量保持正常作息
拒學孩子常日夜顛倒或無視早中晚餐、白天活動、晚上睡覺的作息,拒學已經在渾沌之中了,固定作息能讓孩子在混亂中抓住一點規律,規律可以使人產生安定感,有助於讓拒學生往前進。
行動四:維持跟外界的連結
每週去教會、每月上兩堂舞蹈課等,各種能增加孩子與人接觸的活動都可以,避免孩子因拒學而完全斬斷人際連結。
行動五:手作或身體的活動
陪伴者實踐教育機構理事賴聖洋分享,人類學習的欲望和好奇心來自外界的刺激,動手實作、身體活動的「玩」最能給大腦這種類型的刺激,無論是烹飪、畫圖、彈奏樂器等,實際操作的活動,都很建議跟孩子一起嘗試。
最後陳品皓建議,家長要鬆動自己的焦慮,不妨把拒學看成孩子人生中的「轉機」,拒學是一連串複雜因素運作後的行為,這些因素若沒有被解決,就是孩子人生路上炸彈的引線,就算現在沒有拒學,未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引爆。拒學也是孩子求救的方式,陪著孩子看見冰山下的錯綜複雜的冰層,才有機會一層一層的溶化,「現在遇到就慢慢解決,如果孩子到中年、就業多年後才拒絕與外界接觸,問題一定會更難解、成本更高,甚至拒絕自己的人生。」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不光「拒學」,出不了門、進不了校,親子俱疲的疫後「懼學」
青少年的拒學之籠─為何10年來愈來愈多孩子選擇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