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木細工"日式技藝 匠師融入台灣味

寄木細工是日本箱根百年傳統工藝,不過製作過程費時又耗神,許多人不願意學習,擔心這項工藝失傳,台灣木作家盧秀雄、盧柏宇父子勇敢學習,並改良變成貼近生活的實用文具,打造出駁二青創品牌,也讓日本技藝在高雄延續。

「蜜花黃檀 黃陽木,紅花梨,就用了大概20到30種,不一樣的木頭去做結合。」

小小一支鋼筆竟蘊含20種、30種木頭,複雜又細膩的工藝作品來自盧秀雄的創作。

木作家 盧秀雄:「(日本)箱根寄木細工,(工法)將它(木頭)刨成薄片,再把它黏貼在木盒上面,這跟我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所以那時候就自己下去創作。」

日本的寄木細工就是木片拼花工藝,是箱根傳統工藝品,約有200年歷史製作過程耗時又耗神,越來越少人願意嘗試,在裝潢業30多年的盧秀雄卻決心挑戰看看,但起初兒子卻很抗拒。

木作家 盧柏宇:「一開始看到爸爸在做,沒有想過要自己去做,其實是比較抗拒的,包含機器的聲音,真正去接觸之後,樂趣慢慢產生出來。」

木作家 盧秀雄:「我很講究 除了創作以外,它(作品)必須講究實用,可是年輕人想法不一樣,需要雙方面互相地嘗試理解,否則在這一塊,我覺得就會很難走得下去。」

歷經多次磨合,父子不僅獨門開發治具和接合劑,縮短木拼貼製程,獨創全新寄木品牌,盡管每次創作的過程都不輕鬆,他們仍希望繼續將這項傳統工藝傳承下去。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上人開示:蔬食寡欲 修心養性
暴雨引發土石流 薩爾瓦多緊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