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最怕「證明自己」賠光公司?永佳捷董座:想傳承要滿足2大條件

記者王翊綺/台北報導

永佳捷主辦「1949台商學媒體論壇」,由(左起)眾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許兆慶、義守大學企管系教授鍾喜梅、永佳捷董事長許作名、Alliance Advisors 董事總經理馮欣宜,共同探討「家族企業如何進行傳承」。(圖/記者王翊綺攝影)
永佳捷主辦「1949台商學媒體論壇」,由(左起)眾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許兆慶、義守大學企管系教授鍾喜梅、永佳捷董事長許作名、Alliance Advisors 董事總經理馮欣宜,共同探討「家族企業如何進行傳承」。(圖/記者王翊綺攝影)

電梯廠永佳捷(Masada)21日舉辦「1949台商學媒體論壇」,探討台灣資本下一步,以及家族傳承等話題,其中針對國內上市櫃公司「經營權之爭」連環爆,董事長許作名分享,解決的唯一方式,在於經營者擁有足夠股權,防止外人趁虛而入;而企業下一代的接班時機點,的確是個難題,義守大學企管系教授鍾喜梅則建議要盡早布局。

台灣上市櫃公司包括科技大廠、老牌傳統產業等經營權爭鬥不斷,近期泰山(1218)、東元(1504)、智冠(5478)、誠美材(4960)等都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許作名表示,他因曾擔任過永大董事長,對此深有體悟。

他有感,企業第一代都是超人、膽識過人的冒險家,但第二代往往為了要證明自己而垮台,因此二代常以此自嘲:「我們富貴人家二代最怕的就是想證明自己!」他說,家族企業傳承要看「意願」與「能力」,其實根據過往數據顯示,比起傳承給孩子,交給專業經理人經營公司更賺錢,若家族要避免失去所有權,則要重視監督治理。

許作名認為,其實要解決經營權的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經營者掌握的股權數不能太少,用多數股權來展現實力,外人才無法有機可趁。

Alliance Advisors 董事總經理馮欣宜則在論壇中,以「股東行動主義」的經典案例可成(2474)舉例,表示上市櫃公司都要重視國際第三方評等,因此董事改選名單必須要爭取更多外資的支持,首先是董事會出席率不能低於75%,再來是董事至多5個董事職務,以及委員會必須具備獨立性,如獨立董事席次不能低於三分之一等。

眾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許兆慶則說明,台灣百大企業經營者平均年齡67歲,並有超過8成都在60歲以上,呈現高齡化現象,而龐大家族財產容易引爆紛爭,而要避免家族企業的公司股權分散,可成立閉鎖型公司,並結合信託持股。

針對企業接棒的時機點,義守大學企管系教授鍾喜梅表示,第一代都認為企業是「寶貝」,捨不得放手,通常出現危機才有接班契機,但恐怕已經來不及,建議要盡快布局。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威力彩頭獎幸運兒「豪捐千萬」身分曝光!心血來潮買1注就中2億
獨家/520後「2類股」利多出盡!專家:機器人概念股小心Computex
獨家/台股21000點才開始?專家點名「機器人概念股」 這1檔快上車
台泥改名了!轉型「集團控股公司」 不偏重兩岸強調「四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