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金股東會 蔡明興誓言繳出更好成績、曾銘宗超完美主持

富邦金控今(14)日舉行股東常會,人在國外出差的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透過視訊致詞指出,「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富邦金控的支持,我們一定會繼續努力,繳出更好的成績單。」為富邦金今年蟬聯金控業每股稅後純益(EPS)第一的16連霸做出最好宣示。

代理主持股東會的富邦金控副董事長曾銘宗一開場就向股東解釋,蔡明興到國外出差,未及趕回,本來希望視訊參加並主持股東會,但臨時發現,視訊僅能出席,不能擔任主席,因此由身為副董事長的他代為主持。

富邦金股東常會內的電腦螢幕,秀出蔡明興與其獨子、富邦人壽副董事長蔡承儒透過視訊參加股東會的影像,蔡承儒也是富邦金的董事,將近一個小時的股東會,父子二人從頭聆聽到尾,並未因為透過視訊而中途離席或草草了事。

<cite>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右)與獨子蔡承儒(左)透過越洋視訊參加富邦金股東會。(陳怡慈攝)</cite>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右)與獨子蔡承儒(左)透過越洋視訊參加富邦金股東會。(陳怡慈攝)

曾經擔任金管會主委、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的曾銘宗,一拿起麥克風,就展現卓越的主持功力,無論致詞、報告事項、討論事項、答覆小股東提問或會後接受媒體聯訪,都提綱挈領、有問必答、清楚扼要,流暢度十足,堪稱超完美主持。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身兼富邦金董事,今日也親自到場,當電視台記者熱情呼喚他時,蔡明忠刻意從一旁側門離開,把聯訪機會留給今日主持會議的曾銘宗,舉手投足間,看得出富邦集團蔡家兄弟對這位副董的禮遇。

曾銘宗致詞時指出,他要代表經營團隊向股東做3點說明,首先,富邦金去年稅後純益約660億元、年增約191億元、增幅約41%,全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為4.8元,連續15年居國內金控業每股獲利第一名。

<cite>富邦金控副董事長曾銘宗在股東會後接受媒體聯訪。(陳怡慈攝)</cite>
富邦金控副董事長曾銘宗在股東會後接受媒體聯訪。(陳怡慈攝)

富邦金2022年第四季合併日盛金控,去年上半年完成銀行及證券等子孫公司的整併,為國內首宗金金併案例,推升富邦金去年底總資產達11.1兆元、年增約5%,穩居國內第二大金控。富邦集團近期也成立富邦能源綠能投資平台,擴大導入439萬度綠電,盼為淨零排放及環境永續做出更大貢獻。

關於富邦金的經營原則,曾銘宗說,會在兼顧風險與穩健成長下,繼續深耕台灣、布局亞洲,另外也會持續評估參股或併購的機會,至於對象,他在聯訪時說:「我覺得都不排斥,但是富邦金希望能夠成為亞洲一流的金融機構,希望能夠亞洲化、regional,所以我是覺得不會排除是國內或是國外。我覺得都可以。」

曾銘宗說,富邦金的願景是希望成為「亞洲一流金融機構」,他相信在大董(蔡明忠)、二董(蔡明興)戮力領導下,各位股東很快可以看到,富邦金會很快成為亞洲一流的金融機構。

曾銘宗:富邦金年年加薪3%、年終平均6個月,拚當幸福企業

臨時動議階段,有小股東表示,富邦金獲利第一名,薪資在業界僅是普通水準,希望爭取為員工加薪,共同創造更好的獲利。曾銘宗回應指出,富邦金的員工,基本上每一年有3%的加薪,去年年終獎金平均6個月,最好的有到10個月,「我們的想法跟你一樣,員工是公司最重要資產,也是公司未來發展最重要基礎。謝謝你好意的提醒。」

他隨後於聯訪時補充,富邦金希望成為幸福的企業,「比如說生育的話,有10個禮拜的有薪產假,另外,每一胎也會給10萬元補助,所以我們都會充分照顧員工的權益。」

富邦金今日股東會,通過普通股每股配發2.5元現金股利,以及資本公積配股每股0.5元,合計配發3元股利。另外也通過,每年都會規劃的長期募資案,現增發行股數以不超過15億股為原則,富邦金董事會可於適當時機依公司章程與相關規定辦理。

王儷娟當選富邦金獨董 年酬逾500萬

今日股東會,富邦金也補選1席獨立董事,由曾經擔任金管會銀行局局長,以及金管會檢查局局長的王儷娟出任,以接續原任獨董王銘陽於今年4月25日請辭,轉戰開發金後的職缺。除了富邦金獨董之外,王儷娟也將擔任台北富邦銀行的獨立董事。

王儷娟相當優秀,擁有國際內部稽核師(Certified Internal Auditor,CIA)證照,是金管會成立20年來,唯二同時擔任過銀行局與檢查局長者,另外一位是金管會前副主委張秀蓮。

王儷娟2021年2月離開金管會後,被曾任金管會副主委、後來轉任陽明海運董事長的鄭貞茂延攬,於2021年3月29日出任陽明海運稽核長暨副總經理,今年6月8日辭任,3年多工作期間碰到航運業一度大好,外界推估3年下來薪水與獎金合計在1500萬元上下。

富邦金是金控業獲利王,旗下有多家子公司,富邦金最新年報顯示,同時擔任富邦金與北富銀獨董者,例如台灣花旗銀行前董事長莫兆鴻,去(2023)年酬金合計介於500萬到1000萬元,王儷娟估計也是這個行情。王儷娟從陽明轉戰富邦金,酬金高於陽明大好時的平均每年500萬元,堪稱好選擇。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