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支實付醫療險重大變革 未來不得領取超過實際費用

不少人購買保險替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像實支實付醫療險可以採副本理賠,最多可以投保3份,也可以理賠3份。不過金管會宣布將出手整頓,朝損害填補與損失分攤的原則做改革。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

現行制度如果民眾投保3份保單,並接受副本理賠,花了10萬元醫療費用,共會理賠30萬元,但改革上路後,最多理賠就是實際的支出10萬元。

消基會秘書長陳雅萍表示,「問題是你也不能讓保險公司拿了比較高的保費,卻理賠比較少,這樣子的一個項目或者是金額當然是不行的。」

新制度推出前,民眾投保的保單仍會按照原來契約處理,不會溯及既往,在第一線服務的保險業務認為,民眾可能會出現急著買保單的末班車效應,現行實支實付醫療險也會陸續下架。

保險業務員陳冠宇說道,「在實施之前的保單都既往不究的話,一定很多人會透過這個時間點趕快去搶停賣,但相對的保險公司也會有一些反映的政策,可能是趕快下架或是限時限量等等。」

消基會提醒未來新制保單必須清楚揭示,所繳保費就只有醫藥費填補,避免民眾被誤導。

至於新制上路時間,金管會表示目前還沒有正確時間表,需與產壽險公會再做細節和配套的討論。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擬讓健保、商保資訊互通 健保署最快月底與金管會討論【更新】
彰化大村傷害險公費團保 招標3次皆流標
防疫新規快篩陽即確診 居家照護理賠惹爭議

看更多相關新聞
趕搭末班車…實支實付醫療險將爆搶購潮 七家接受副本理賠
改革前「末班車」⋯實支實付想「倒賺」 買前過兩關
太多人靠生病賺錢?高層出手了:「這保單」買第2張就不理賠
實支實付醫療險大改革!金管會要落實「損害填補」 有支出才理賠
黃天牧 揭未來六大主流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