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趨嚴 陸資來台改逐層認定

實施11年的陸資定義將改變!經濟部長王美花昨丟出震撼彈,表明對陸資定義將「更嚴謹看待」。圖為蔡英文總統(左)11日在經濟部長王美花(右)陪同下出席台灣資安大會開幕典禮。(杜宜諳攝)
實施11年的陸資定義將改變!經濟部長王美花昨丟出震撼彈,表明對陸資定義將「更嚴謹看待」。圖為蔡英文總統(左)11日在經濟部長王美花(右)陪同下出席台灣資安大會開幕典禮。(杜宜諳攝)

實施11年的陸資定義將改變!經濟部長王美花昨丟出震撼彈,表明對陸資定義將「更嚴謹看待」。經濟部官員表示,將修正《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改採「逐層認定」,拉高陸資持股30%的認定門檻,並擴大限制大陸黨政企業來台投資,全案最快本周預告,年底前上路實施。

一位熟悉兩岸事務會計師表示,本來限制是持股30%以上才算陸資,也就是說,只要證明70%股東不是陸資即可,今後一定要繳交更多資料,預期像阿里、騰訊等網路公司可能都是限制標的。

王美花昨接受鄭弘儀廣播節目專訪,提到以後看待陸資要有不同想法。現在對外人投資,是以陸資和非陸資兩套標準審查。過去發生一些爭議,所以很快就會修改《兩岸條例》的相關辦法。

經濟部官員指出,陸企來台投資現行規範,逾30%便算陸資,但若層層轉投資,則是採加乘計算。舉例來說,陸資如持有A公司40%股權,A公司再投資B公司40%股權,以現制B公司只會被認定16%為陸資持有。但改成逐層認定後,A公司與B公司都會被認定為陸資,因為陸資對兩企業都有實質影響力。

對陸資認定標準將從嚴,陸委會回應稱,許可辦法實施多年,實務上發生陸資規避審查的態樣越來越頻繁,為因應情勢變化, 才會研議修正,讓法令與時俱進。

目前陸資來台審查採正面表列,僅允許投資特定項目,且服務業開放項目較製造業的200多項少。依投審會統計至今年6月止,陸資來台累計投資件數、金額,以批發零售業最多,分占66.01%、29.08%。

上海台協副會長蔡世明認為,隨兩岸關係僵化,來台投資高峰已過且效益其實不好,經濟部此舉更像是一個政治正確的態度。他反問經濟部「陸資來台投資真有增加嗎?」前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則強調,民進黨政府這種作法,根本就不符合會計原則。

也有台商認為,如對來台投資公司擴大研究是否屬於陸資,可能對KY公司回台上市、台商返台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