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思考、生活:WMBA學程AI協作之寫作心法

「三意AI思創塾(WMBA)的學程,同時強調「寫作力 Writing」、「思考力 Wisdom」和「生活力 Wine」的重要性,旨在補強商學教育的創新和人文素養,並透過AI科技提升學員的思考和寫作能力。

我們在研究寫作的方法論之外,兩位老師分享了日常思考的習慣和研究心態的調整。李慶芳老師以因果的同步性開場,強調QAR「問題-答案-反思」的寫作邏輯中,反覆提問的重要性,吳仁麟老師也以蘇格拉底「正-反-合」的反詰法呼應思辯的重要性。

李慶芳老師用量子力學的觀點,提醒個案研究者,一篇有亮點文章,必須符合共鳴、創新和貢獻三個重點。

首先,一個優秀的論述應該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觸動他們的情感和思考。透過細膩的描寫、生動的故事能切中讀者的需求和興趣,與讀者建立起情感上的聯繫,使他們對文章的內容產生共鳴。這樣的共鳴不僅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也有助於加深他們對文章的論述的理解和認同。

其次,論述應該能夠帶來新的見解、觀點或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深入的研究和批判性思考,可以發掘出以往未被探索的領域或是提出獨特的主張,使其與眾不同,並引起學術界或是讀者的關注。同時,創新的論述也有助於推動領域的發展和進步。

最後,論述應該能夠對特定領域做出貢獻。這可以是在學術領域提供新的理論框架、實證研究或方法論,或是在實踐領域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和建議,不僅能夠填補現有知識的空白,解決問題或改善現狀,更為相關領域的發展和進步做出具體的貢獻。

吳仁麟老師以三意個案「市民旅館,城市旅行家」和「三本寫作法」告訴我們:模組化、個人化和思辨化是寫作的基石,能讓文字充滿深度和洞察力。

模組化意味著將寫作分解成獨立的模塊或段落,每個模塊都具有清晰的目的和內容結構。這樣的組織方式使讀者更容易理解和吸收信息。寫作模組化還提供了良好的邏輯順序和內容流暢度,使文章的架構更加堅實和連貫。

個人化是指將個人觀點和經驗融入到寫作中,使文章更具有獨特性和人性化。通過分享個人故事、觀點和情感,寫作者能夠與讀者建立起情感連結,增加文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個人化寫作還鼓勵寫作者在表達思想時展現自己的聲音和風格,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

思辨化是寫作中的關鍵能力,它鼓勵寫作者進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批判。思辨化寫作涉及提出有挑戰性的問題、檢視不同的觀點和證據,並進行邏輯推理和評價。透過思辨化寫作,寫作者能夠呈現獨特的見解和觀點,引發讀者的思考和討論,並推動知識和理解的進步。

兩位老師分別用「小雞和小鷹」與「大象與跳蚤」的故事引領我們更近一步的思考研究與生活的意義。

研究寫作是一種需要培養成為生活習慣的活動,然而,研究寫作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持續的努力和不斷的精進。培養思辨能力並不是一個一次性的過程,而是一個需要長期培養和鍛煉的能力。透過閱讀廣泛的文獻、參與討論和批判性思考,可以逐漸提升自己的思辨與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