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案例皆曾吃粿條、河粉 醫師懷疑「米酵菌酸」釀中毒

主打用馬來西亞黑醬油炒出油亮光澤,就是這次寶林茶室出問題的餐點「馳名炒粿條」,家住中部的林小姐21日特地北上到信義區寶林茶室用晚餐,還用手機拍下影片照片要在社群媒體朋友分享,沒想到吃完之後回家卻是嘔吐3天。

林小姐說:「我回到家之後就嘔吐不止,隔天有到診所去看診,不過當時因為沒有腹瀉的情況,所以醫生判斷說有可能是腸胃型病毒而不是食物中毒。」

林小姐表示因為她吃全素,因此炒粿條和外帶的滑蛋河粉都沒有加蛋,嘔吐的症狀到25日才好轉,也已經通報衛生局。

至於住在台南的劉小姐,則是22日和朋友北上,吃了寶林茶室的滑蛋河粉後,當晚就開始拉肚子,劉小姐回想當時覺得蛋非常「生」,最後是硬著頭皮吃完。

劉小姐說:「我在家裡上吐下瀉時看得很清楚,一直吐出來的都是粄條,最後大概吐了4次、拉了5次。」

根據衛生局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通報病例分別都是吃了炒粿條、滑蛋河粉或是泰式炒河粉,並陸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甚至心悸休克等症狀。

有醫師懷疑,米類製品例如河粉等,若保存不當,很可能會產生毒性非常強的「米酵菌酸」,不排除就是這次釀禍的元凶。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米酵菌酸本身直接會造成呼吸的傳遞鏈終止,會因為這個毒素而無法進展,病人就會產生很嚴重的中毒現象。」

「米酵菌酸」是一種呼吸毒素,溫度達26℃後會開始生長,即使用高溫烹調也不會破壞毒性,而且只要1毫克就可能致命,大多出現在米類、玉米製品以及黑木耳上。中國黑龍江就有吃了玉米發酵做成的「酸湯子」,一家9口中毒身亡的案例。

另外疫情調查專家何美鄉也指出,仙人掌桿菌毒素、肉毒桿菌毒素及菇類,都可能是釀禍凶手,衛生局現在最需釐清食物保存標準流程、冰箱溫度管理與冰箱容量管理。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北寶林中毒案累計17例 立委批缺乏通報機制
北市寶林茶室2死者相驗 法務部長:很快有初步答案
盼中央統籌調查寶林案 蔣萬安:將協助假扣押及檢視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