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安恐慌!什麼是「炒飯症候群」?熟食放涼才進冰箱竟是錯的?醫師提醒:這溫度細菌生長最快

最近食安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蘇丹紅、小林製藥紅麴事件,再到最近的寶林茶室案,相信大家也都在關注這些食安問題,CaVa編輯幫大家整理了兒科醫師歐淑娟,以及台大急診醫師李建璋的食安建議,告訴大家什麼是「炒飯症候群」?原來熟食放涼了才進冰箱竟然是錯誤的保存方式?

腸胃炎?食物中毒?

面臨近期的食安危機,兒科醫師歐淑娟在臉書發文表示,很多人會把「腸胃炎」誤以為是「食物中毒」,但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事情。腸胃炎通常是病毒或細菌造成,病毒冬天較常發生,而細菌則是我們俗稱的「吃壞肚子」,而這兩者都會導致一系列腸胃道症狀。

熟食涼透才進冰箱是錯的?

冰箱存放食物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冰箱存放食物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歐淑娟醫師也提醒大家,隨著天氣逐漸轉熱,食品容易酸敗腐壞,所以在「料理前」、「用餐前」一定要好好洗手。買回來的食材和食品也要盡快放進冰箱冷藏,煮熟後的食物千萬不要放在室溫下等它退熱才放進冰箱,因為「細菌在4℃~60 ℃的溫度範圍內生長最快」,儘快冷藏才能避免細菌滋生。此外,像是乳製品、豆漿等飲品最好不要放在冰箱門,而是放在中間層,這樣溫度比較穩定,食物不容易變質。

如何避免食品腐敗?4個秘訣總整理

1.買菜回家後,將需要冷藏、冷凍的食材儘快放入冰箱
2.煮熟後的食物在室溫下「不要放超過2小時」
3.煮熟後的食物若需要冷藏,不是放在室溫下等它退熱,而是應盡快放到冰箱
4.乳製品、豆漿飲品建議放在冰箱中間層,因為這層溫度相對是最穩定的

什麼是「炒飯症候群」?

此外,台大急診醫師李建璋也在臉書發文提到,寶林茶室案中,病患都共同提到炒粿仔條,這也讓人聯想到一個醫學上的症候群,稱為「炒飯症候群(Fried rice syndrome)」。

所謂的「炒飯症候群(Fried rice syndrome)」是指煮熟的米飯放在室溫超過2小時以上時,可能導致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的生長,因為仙人掌桿菌有一個危險溫度區,通常在室溫下是最容易生長的,而這些細菌會產生一種腸毒素,進而引發食物中毒,如果毒素量大甚至會引發多重器官衰竭。

如何避免「炒飯症候群」?謹記2個重點

炒飯便當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炒飯便當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即使是煮熟的食物,也要「適當冷藏」或「保持在高溫狀態」,才能避免滋生細菌,因此李建璋醫師也提醒大家,放在室溫過期的米飯、澱粉類 ,即使加熱還是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最好立刻放進冰箱,或是放在煮飯鍋維持60度以上,才能避免產生炒飯症候群。

主圖來源:FB@Chien-Chang Lee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本文CaVa流行媒體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CaVa流行媒體報導
最好喝沒有之一?小紅書網友狂讚「台灣限定氣泡酒」只有這些地方有賣!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致命元凶?「米酵菌酸毒素」如何避免?醫生提醒這6件事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