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和國外相反」?名醫揭「1異常關鍵」質疑:下毒還是有可能

台北市信義區遠東百貨知名素食餐廳的「寶林茶室」3月26日爆出嚴重食安事故,截至30日止已有25人中毒,其中5人重症、2人身亡,後續調查出這次事件的罪魁禍首為「米酵菌酸」這項罕見毒素,也引起全台關注。對此,胸腔科名醫師蘇一峰更斷言「感覺下毒還是有可能」,意外引起熱議。

<cite>多名受害者都享用了炒粿條(左)和滑蛋河粉(右)。(圖/翻攝自FB/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Polam Kopitiam-馬來西亞素食餐廳)</cite>
多名受害者都享用了炒粿條(左)和滑蛋河粉(右)。(圖/翻攝自FB/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Polam Kopitiam-馬來西亞素食餐廳)

蘇一峰醫師昨(29)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這次食物中毒事件的米酵菌酸「破案方式很奇怪,堪比電影還離奇」。蘇一峰一事指出,根據國外論文分享,絕大部分的米酵菌酸中毒通常患者中毒後,因人體濃度過低、驗不出毒素,最後是靠毒素濃度較高的食材才驗出來,並診斷為米酵菌酸中毒,怎料台灣這次事件剛剛好相反,「每個病人都驗出來了呢!偏偏每個食材都驗出陰性!」

蘇一峰醫師文末更以hashtag強調「#感覺下毒還是有可能」,他也在文末直言追查毒素來源是否為「人為下毒」相當重要,「不然台灣的傳統美食這次就被抹黑到底了!」PO文曝光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也可能偶發出現有問題的那一批都吃下肚或成廚餘了」、「有沒有可能是祖傳秘方變質了?或是代班的廚師不知道秘方比例」、「應該還給粄條一個清白」、「刻意用米酵菌酸下毒掩飾成食物中毒的犯罪手法嗎?」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