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特瓶變身藝術品 愛台灣的阿兜仔帶起綠島全村作ESG

美國人安喬許(Josh)來台灣已12年,他在綠島推廣寶特瓶回收SOP,東管處也提供回收站,帶動學校、村民一起加入。(攝影/鄭國強)

綠島又到了觀光旺季,許多民宿、餐廳業者正期待著商機的同時,鄉長謝賢裕卻矛盾的擔心起了垃圾問題,他說「綠島的遊客也會產生使用過的垃圾,飲料瓶、罐罐等等,綠島必須花費船費把垃圾運回台東。」廢棄物處理一直是台灣離島的環境課題,但今年開始,綠島鄉有幾個「阿兜仔」的幫忙,將開始機制化的解決寶特瓶回收的問題。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安喬許(Josh)、吳安書(Andrew)成立的台灣德福公司(Taiwanderful Recycle Co),在綠島設立「洄塑工作站」減塑循環工作,這個工作站本來是東管處在綠島朝日旅遊服務站,就讓台灣德福公司使用成為回收中心,讓居民隨時可以拿寶特瓶過來。

綠島資源回收成本高,阿兜仔推動寶特瓶全回收

綠島的寶特瓶有兩大來源,第一種來自遊客消費產生,第二種是海流把寶特瓶推上沙灘(佔海漂垃圾4成),還包括浮筒等,安喬許時常和志工一起去沙灘撿寶特瓶。

「寶特瓶有一號到六號,許多大公司做回收,只回收其中一兩個型號的寶特瓶。」安喬許來自美國,到台東12年,剛開始教英文、製作衝浪板,他說,「我們一到六號寶特瓶都能回收。」

綠島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當地業者也很重視低碳環境,早在各界喊出ESG前4、5年,當地就誕生由旅行社、民宿、餐廳、遊憩業者結合的低碳聯盟。(攝影/鄭國強)


安喬許委託從紐約來台的藝術家吳安書,和一群台灣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推動全綠島的寶特瓶回收工作,他們的點子很簡單,如果能把寶特瓶製作成藝術品,放在民宿銷售,或當成贈品,觀光客就能把製造的寶特瓶垃圾帶回台北。

把寶特瓶壓成塑膠粒,轉化成藝術品讓遊客帶走

三年前,電視新聞會看到遊客志工志願帶著回收寶特瓶回到台東,如今,安喬許的想法是,當寶特瓶不是寶特瓶,而是海龜造型的藝術創作、畫,那麼遊客所看到得將是創作品,更喜歡帶回台東。

他的點子也獲得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認同與支持,今年以位於朝日旅服的洄塑工作站為中心,配合綠島國中、綠島國小、公館國小、朝日溫泉、綠島遊客中心等5處社區收集站,同時號召當地環境友善店家,推廣並進行塑膠容器清潔回收工作,將處理乾淨且完成分類之塑膠容器粉碎成塑膠粒,再製成生活物品、藝術品或紀念品。

綠島晚上可以看到對岸的台東燈火通明,把垃圾、資源回收運送回台東處理一直是綠島的環境議題,如果寶特瓶就地變身成藝術品讓遊客帶走,將為旅遊和環保帶來雙贏。(攝影/鄭國強)


位於朝日的夏卡爾民宿老闆娘許逸如一聽到有這樣的活動,大力支持,把民宿客人的寶特瓶分類,她說,現在公館村很多村民都自動將寶特瓶洗好,然後分類回收。

全村一起參與回收,綠島ESG滲透率可能全台最高

吳安書表示,透過塑膠回收他製作多種藝術品,最近結合台東阿美族元素及個人創意,在綠島製作大地藝術節及東管處藝術作品。在綠島知名的朝日溫泉正前方,就有一幅全部使用回收的寶特瓶、海上廢棄物做的藝術壁畫。

綠島,可能是全台灣ESG密度最高的村,當地業者多年前就推動低碳旅遊,連這裡的民宿,例如「綠島厝」等至少13家民宿加入低碳聯盟,水上活動業者也有8家加入低碳聯盟,這兩年台灣政治經濟中心追求的ESG,綠島早已起步多年。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新加坡決心拆有180年歷史的賽馬場 改建公宅 展現打房魄力
雙腳腫脹、麻痛...「靜脈曲張」術後也可能復發!護理師:別輕忽術後照護
食譜看過來》味噌排骨湯麵

◤減塑一起做 環保杯這裡挑◢
大容量冰霸杯 超強效保溫推薦
熱銷排名手搖隨行杯 買1送1
星巴克最新杯款 這邊通通有
網推高CP值保溫杯 四季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