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台股達人秀:策略達人「股科大夫」日花10小時研究股票 長抱輝達賺逾800%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投資股市的方法百百種,但只要能獲利就是適合自己的好方法!本期〈封面故事〉專訪4 位台股投資達人,究竟他們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運用什麼策略、保持什麼心態,才能讓他們在股市中屹立不搖,成為長期贏家呢?

策略達人Yeason 標準化投資流程 緊跟市場資金 獲利翻倍起跳

很多人都說興趣不能當飯吃,但在YouTube上化名為股科大夫的容逸燊(Yeason)卻是幸運兒,因為從大學選擇科系到工作,都只朝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發展。

資管系畢業的Yeason一開始在電腦公司擔任工程師,歷經轉行賣藥妝等雜貨商品,最終又在最熱愛的投資落腳,成為一名股票分析師。Yeason看似很年輕,但股齡已有16年,2020年以來,多數時間的獲利以倍計,就讓我們來了解Yeason是如何成為股市長期的贏家吧!

太平盛世也有黑天鵝 長抱輝達賺逾800%

Yeason小時候回到家,常常看到家裡電視中播著財經節目,有一段時間台股第一次上萬點,看到大人們都很瘋股市,從那時開始,他就覺得股市有神奇的魔力,好像輕鬆下個指令,一買一賣來回操作,就能賺錢,不過等到長大後自己進入市場,才發現完全不是如此。

大學時期Yeason開始踏入股市,當時在學校他沒有上過任何一堂金融或經濟相關課程,都是靠自己買書研究,他認為這樣反而學的比較深入,可以找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去學。投資的歷程就像他學習的過程一樣,穩扎穩打,資產不斷穩定成長,但還是有大賠的經驗,令他最印象深刻的是2011年的歐債危機。

當時台股從8,400點跌到6,600點,第一次因為開太多槓桿而爆倉,賠了一半的資產,Yeason說到「後來即便在非常肯定的趨勢中,也絕不會把資金做到滿,因為黑天鵝事件也可能發生在太平盛世!」

而當資金部位較大後,他也做一定程度的避險,並將部份資金配置在現金、債券等穩定資產上,做好分散風險並嚴守操作紀律。

至於過去成功的投資經驗,Yeason分享,4、5年前他就看好並布局電動車和AI產業,當時還沒什麼人談AI,但他記得大學時組裝電腦,最頂級的顯卡(GPU)正是來自輝達,從2022年買進輝達股票到現在已有800%以上報酬率,Yeason表示還打算續抱。

2數據找市場資金位置 不同交易週期不同操作

Yeason擁有一個完整的投資策略與框架。以個股投資策略為例,首先會看市場資金在什麼區塊,這可以從以下2點判斷:⑴月成交量創下新高的股票;⑵法人或大戶吃貨的股票。

理想狀況是整個族群連動上漲,因為一旦大資金開始布局某個產業,短時間離開是不容易的,他形容「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大戶,在低檔吃貨吃了很多,怎麼可能1、2天內就出完?一定是慢慢倒貨再急拉上來,週而復始幾次之後,才會形成一個盤頭(行情即將反轉向下)的過程」

接著,Yeason依據不同投資時間把資產配置分為短(包括現金)、中、長期,各占總資產3~5成、2~3成、3~4成左右,以下是不同時間的操作心法:

1.短期:預計持有1~2週,布局於技術面轉強的股票,風險控管會較嚴格。Yeason提醒到,越短的交易週期盡量看型態和K棒即可,並且用均線來判斷大方向。至於出場時間則是接近型態滿足時會壓近停利,也就是盡量不主觀設定出場點。

舉例來說,可能本來設定回檔5%~8%才出場,但當型態接近滿足時,可能2%~4%就會出場,當然也要觀察其他重要支撐。

2.中期:預計持有1~2個月,重點在於掌握族群輪動及市場資金流向。Yeason自製了一本投資農民曆,記錄了每年每個季節或月份,哪些族群比較容易有表現,他表示「尤其很多傳產,3年不開張,開張吃3年」。

舉例來說,6~7月以前可以卡位旅遊航空股,8~9月開學季則是筆記型電腦、機車等固定旺季,Yeason提到行情也不一定會發動,但至少不會去選淡季的產業。

3.長期:預計持有半年以上,會搭配基本面及國際情勢,建立較大部位。若長期底部已經確立,行情發動只是時間問題,通常持股只進不出。

Yeason也補充到,長期投資要選擇5~10年內會實際運用在我們生活中的產業,像是核融合、量子電腦,可能要幾十年後才會實現,就不考慮,以電動車自動駕駛為例,也許等到無人車滿街跑才會考慮賣出相關股票。

Yeason 小檔案

現任啟發投顧副總/證券及期貨雙分析師,經營YouTube節目「股科大夫容逸燊」,股齡達16年,熱愛投資交易,每天花10~12小時研究股票,致力於將自己的投資流程標準化,並利用科學、統計方式改善賺賠比和長期績效。

(圖片來源:Money錢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6月號 / 僅節錄部分內容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