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重新評估600種加密貨幣的上線情況!一分鐘看韓國近期加密監管動態

(示意圖/圖片取自unsplash)

根據 BeInCrypto 報導,韓國金融當局已敲定了一項涉及虛擬資產交易的實踐計畫,旨在重新評估於國內交易所上市的約 600 種加密貨幣的上線情況,並希望國內交易所在上線加密貨幣時,可以符合九個關鍵篩選要求,包括驗證加密貨幣種類是否適合上線、評估發行人的可靠性、確保使用者保護機制的存在、評估技術安全級別,以及確認遵守國內法律和法規等。

一位金融當局官員補充道,未來交易所將對上線的加密貨幣,進行每六個月一次的審查,且每三個月須進行一次後續審查。

隨著即將於 7 月 19 日生效的韓國《虛擬資產用戶保護法》實施日期越來越近 ,韓國監管機構近期紛紛針對涉及虛擬資產的各領域,祭出不同的監管措施。

韓國啓動涉及CBDC項目的1450萬美元區塊鏈支持計劃

FN News 報導,作為「區塊鏈產業振興戰略」的一部分,韓國資訊安全署(KISA)宣布將共同啓動 2024 年區塊鏈支持計劃,將分別協助公共部門探索區塊鏈相關公共服務,並支持私營企業推動區塊鏈技術,該計畫總額今年達 200 億韓元(約合 1450 萬美元),其支持的公共區塊鏈項目包括與央行數位貨幣(CBDC)相關的數位平台、數位徽章和線上投票系統等。

NFT是否屬於虛擬資產?韓國發布指導方針

綜合韓媒報導,韓國金融委員會本月 10 日公佈了《NFT 的虛擬資產界定指南》,表明在《虛擬資產用戶保護法》實施後,針對一般以「內容收集為目的」進行交易的 NFT ,將被排除在虛擬資產範圍之外;針對「邊界不明確」的 NFT,建議優先確認 NFT 是否為證券,再判定其本質確認其是否屬於虛擬資產。而針對其是否屬於虛擬資產的判定,也就是判斷其是否需要被納管、經營業者是否需做進一步申報,則需要符合以下要件:

  • 以大量或大規模系列發行,且具有較高的「可替代性」。

  • 可以分割,導致其獨特性大幅被減弱。

  • 可以作為特定商品或服務的直接或間接支付手段。

  • 可以被兌換成虛擬資產,並且這些虛擬資產可作為不特定人之間的購買商品或服務方式。

【本文作者張詠晴/幣特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