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實質資產代幣化之發展及監理

近年來全球區塊鏈技術快速發展,代幣的種類亦不斷推陳出新。目前全球已發展出多種虛擬貨幣,按功能可區分為:1、支付代幣,如比特幣;2、功能代幣,如以太幣;3、資產代幣,如泰達黃金幣(XAUt)。其中資產代幣是指在區塊鏈上代表某種實體資產之所有權的數位代幣(可視為持有份額)。基於資產代幣之發展,目前已衍生多種虛擬貨幣募資的模式,例如首次代幣發行(ICO)、以及證券型代幣發行(STO)等新興籌資模式。

相較於STO的標的資產為證券,實質資產(RWA)代幣化的標的資產則不侷限於證券,可以是真實世界的實體資產、金融資產及無形資產等,其近期的發展相對迅速。就投資人而言,RWA代幣化相較STO所能提供的資產種類選擇性更多元,進而推升投資人的投資意願。然而相較於傳統實質資產投資,RWA代幣化為新興投資標的,因此其市場上的運作、監管及衝擊亦須審慎評估。

■去中心化金融技術促成 實質資產代幣化的發展

基於分散式帳本技術的發展,全球實質資產代幣化之投資逐漸興起,相較傳統集中市場的投資交易,實質資產代幣化是將現實世界的資產轉化為數位代幣,並透過分散式帳本技術進行去中心化金融(DeFi)交易。DeFi交易不需依賴金融機構或是交易所,用戶可直接由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自動完成交易。由於DeFi技術促成了這些代幣的流通和交易,因此DeFi為實質資產代幣化得以發展的關鍵技術。

目前實質資產代幣化所涵蓋之資產範疇包括房地產、藝術品、貴金屬及債券等。資產代幣化相較傳統資產證券化,有以下幾個特徵:1、交易不需經由中介機構,投資人直接於區塊鏈上完成交易,從而大幅縮短交易時間及交易成本;2、冷錢包技術的應用使得跨境交易無需依賴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節省跨境的交易成本;3、服務提供者不再限定是傳統銀行、證券商等金融機構。目前提供實質資產代幣化相關服務的機構如Paxos及Tether,將黃金代幣化供投資人選購。基於上述特徵,實質資產代幣化深受投資人關注。

■DeFi監管不易,恐成洗錢、詐騙與資助恐攻的管道

雖然DeFi技術為實質資產代幣化的交易提供便利及效率,但同時也帶來挑戰與風險,依據IOSCO於2023年9月發布有關DeFi的諮詢報告(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Decentralized Finance Consultation Report),揭露DeFi技術的相關漏洞。

首先,DeFi技術高度依賴智能合約,因此駭客可利用智能合約漏洞進行盜竊。其次,由於DeFi技術具複雜性且DeFi平台具有全球化的特質,因此監管單位須具備相應的技術及跨國法規遵循準則方可有效監管。最後,由於DeFi監管不易,因此DeFi平台常成為洗錢、資助恐怖攻擊、以及詐騙的管道。

依據IOSCO於2023年12月發布的DeFi建議報告(Final Report with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Decentralized Finance),針對DeFi平台所衍生的問題,IOSCO提出了下列建議事項:

一、監管機構應深入分析DeFi產品和服務,以評估是否納入新的監管模式。

二、建議應加強國際間監管的合作與資訊共享,以應對跨境監管所帶來的挑戰。

三、實施監管的共同標準,以減少國際間監管差異所帶來的風險。

四、應加強DeFi產品和服務的訊息揭露,以提高市場透明度並保護投資人。

五、鑑於DeFi快速發展與創新,市場間的交互影響可能會對全球金融穩定產生衝擊,因此應了解和評估DeFi市場、加密資產市場與傳統金融市場之間的相互連結。

我國目前針對實質資產代幣化的法規和監管尚未明確,雖國內有相關實質資產代幣化之商品,但國人可購買國外的實質資產代幣化商品,因此更應關注擬定其監管方向及相關法規以保護投資人。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
倒數剩六天 內資拚作帳
台股基金夯 19檔淨值破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