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6種癌是「吃出來」 味噌、泡菜都上榜

癌症是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大約10萬人中就有300人罹癌,而癌症的發生可能是因患者數十年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而造成,這也讓許多人無毒教母譚敦慈就指出有6種癌症是「吃出來的」。

罹癌和飲食習慣有關係。(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罹癌和飲食習慣有關係。(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3至5成癌症的發生是可避免的,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之男性26%死亡風險。

研究也指出癌症和患者的基因、環境息息相關,外科醫師江坤俊在《挖健康》提到,很多癌症都是吃出來的,譚敦慈也舉例說明,像是「胃癌」就與高鹽飲食有關,像是日本人和韓國人經常吃的味噌、泡菜,「有些人誤以為味噌養生、延年益壽,或是吃了泡菜就可以跟韓國明星一樣漂亮,但日本和韓國這2國家其實都名列胃癌大國前3名」,且日本研究也發現味噌湯喝多了,胃癌風險就會上升;韓國則發現胃癌最大問題來自泡菜。

韓國研究發現罹癌和吃泡菜有關係。(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韓國研究發現罹癌和吃泡菜有關係。(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肝癌則是和黃麴毒素有關,廣西醫學院曾指出,B、C型肝炎者不要暴露在黃麴毒素下,就不容易罹患肝癌,而譚敦慈也舉例分享,表示有一位患者沒有B、C型肝炎,但卻很喜歡吃豆腐乳、豆瓣醬等醃製食品,與之同時他又是一個洗腎患者,如此長期下來,他的肝臟開始有硬化的情形。

此外,譚敦慈也說明根據國外研究,每周喝含糖飲料3次,罹患胰臟癌的機率高8成;至於大腸癌則是和吃不新鮮的菜、紅色加工肉品或紅色肉類吃太多有關;肺癌、口腔癌則都是與菸、酒、檳榔有關聯。

B、C型肝炎者不要暴露在黃麴毒素下,就不容易罹患肝癌。(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B、C型肝炎者不要暴露在黃麴毒素下,就不容易罹患肝癌。(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譚敦慈也表示要預防癌症的方法就是均衡飲食、適度睡眠、運動,以及保持愉快的心情」;健康署過去也曾宣導預防癌症要把握健康生活五原則,包括「戒菸檳酒」、「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定期篩檢」,大家都要把防癌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來預防癌症,並提醒民眾四項癌症篩檢、陽性追蹤及接受標準治療的重要性,把握黃金就醫機會,才不會抱憾終生。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蔡小虎腸阻塞遭傳「病逝醫院」 本人急澄清
快刪掉!知名電商APP會監控手機 專家:前所未見
馬堡病毒爆發!致死率最高88% 美國CDC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