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臺中的故事 鏡頭外的舊城印象

傅天余利用電影,將生命的感受留住,把故鄉的城市印象用鏡頭記錄下來。(圖片來源/文化臺中授權轉載,下同)

臺中土生土長的傅天余導演,經歷求學、進修、工作,在全世界繞了一大圈,終究回到故鄉,在老家拍攝《本日公休》這部感人的電影作品,然而鏡頭外的她,對於臺中又有著怎樣的城市印象呢?

二輪戲院的無心插柳

從大智國小、東峰國中到臺中女中,傅天余的童年青春時光,都在舊城區裡度過,女中的3年,是她人生的關鍵。每到假日最令傅天余期待的,就是和同學一起到附近的南華戲院(建國南路三段、正義街路口,現已停業。),觀賞二輪電影。戲院為學生推出價格低廉的套票,因此那段時間,傅天余幾乎看遍國內外的電影,愛上在戲院中,觀眾為電影一起哭、一起笑的感動,成為日後走入導演、編劇之路的養分。

母親與客人的閒話家常成為傅天余眼中美好珍貴的日常。

傅天余高中時期騎腳踏車通勤,「雖然腳踏車弄丟過好幾臺,但沿途的景致與回憶,都是我難以忘懷的。」她回想起自由路、市府路的店家,在一中商圈補習的日子,和朋友在龍心百貨逛街,在速食店聊天,這些記憶充斥在舊城區裡的各個角落。

奔向遠方的驀然回首

年輕時總對外面的世界心生嚮往,聯考入取政治大學日文系的傅天余,開始了一連串「去遠方」的旅程。大學4年級時參加獲金馬獎肯定的知名編導吳念真所開設的編劇班後,決定從事電影業,畢業後便前往紐約大學,攻讀媒體生態與電影研究所,正式進入電影文化產業。如同她首部電影作品的劇名《帶我去遠方》,因為電影工作,她去過日本、北京、丹麥、瑞典甚至北極,「彷彿想得多遠,電影就把我帶到多遠!」

自幼在舊城區成長,傅天余是土生土長的臺中人。

5年前起心動念想要回到家鄉拍攝《本日公休》,傅天余認為是必然的生命階段。「年輕時對未知好奇,以前是哈日族的我,甚至想要搬去日本。見識了全世界後,才開始珍惜自己的家鄉。回到家聽媽媽與客人聊天的內容,都是可愛美好的日常。」當聽到媽媽要去彰化幫老客人剪髮,完全觸動到傅天余的心,決心一定要拍下這個故事。

臺中獨有的城市故事

東光園道是許多民眾休憩的場域。

傅天余回憶,以前曾聽媽媽說,年輕時在市區的大型理髮廳工作,當時臺中因為清泉崗基地駐紮大量美軍,他們也會來剪髮,「白人的頭髮很柔軟好剪,黑人的頭髮通常有自然捲,比較不容易處理。」不同人種的髮質特性讓傅天余的母親蕭蕊印象相當深刻,這也是因為臺中珍貴的時空背景才能聽到的故事。她透露《本日公休》其實也有拍攝這個部分,可惜因為片長只能取捨剪輯,成為本片遺珠之憾。

對於東區近期的快速發展,傅天余很高興地表示,這個區域終於等到了屬於它的時間。過去因為發展得早,加上鐵路的阻隔,東區始終沒有巨大的改變。

然而大智路開通、鐵路高架化,區域發展開始動了起來,不僅有大型百貨公司進駐,還有許多青年創業的小店藏身在巷弄中,「現在的東區很像日本!以前我總是搭高鐵回來,火車站打通後,我自然而然地開始搭臺鐵,騎YouBike或散步回家,沿途有時會意外發現新開的小店,也會看到熟悉的景物,這個新舊交錯的狀態,我認為是最棒的城市樣貌!」

獨一無二的生活感受

談及臺中的文化氛圍,從事多年藝術工作的傅天余觀察到,臺中人很溫和、沒有強烈的特色,因此文化接納度非常的高,也很懂得生活,「像是前些日子在社群平臺上討論度很高的大智路手搖飲店家密度,或是一間比一間更大、更有質感的餐廳,都能看出臺中人對於飲食和生活質感的要求。」

「很生活的臺中」是傅天余對舊城區的城市印象,《本日公休》中,她特別將老臺中人很熟悉的美食:大麵羹、檸檬餅、東泉辣椒醬等入鏡,此外她也推薦忠孝夜市味泉米糕、大智路吉峰蒸餃等店家,尤其是建成路上的三代蔥油餅,更是整個劇組的最愛。

本日公休的城市旅行

傅天余的母親蕭蕊開心地與片中主角影后陸小芬合影。

除了嚐嚐上述的美食,有許多觀眾在看過電影後,實際走一趟「本日公休」小旅行,造訪老家的理髮店,再到一旁氛圍彷彿置身北歐的大智公園休憩,沿著東光園道到旱溪畔的樂成宮拜拜,體驗臺中最真實的生活感。參與各國影展期間,也有義大利、日本和香港各地的觀眾告訴她很想來臺中走走。

傅天余利用電影,將生命的感受留住,把故鄉的城市印象用鏡頭記錄下來。她透露,其實臺中的故事還沒有說完,她期待未來可以像日劇《深夜食堂》一樣,挖掘更多人的生命故事,並讓大家看見臺中的可愛,感受這個看似日常卻充滿獨特氣息的城市樣貌。

PROFILE

傅天余

曾留美學習電影的傅天余師承吳念真,善於編劇與導演。作品包含《帶我去遠方》、《我的蛋男情人》、《本日公休》。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努力小農》生命才是碳儲存的根本 土地要有生機才會有機
喜歡開黃腔的人小心了!科技大廠2女工程師告主管性騷擾勝訴獲賠30萬
交通部將通勤月票常態化 宜蘭也推出通勤月票 擴大北部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