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世說台語:「剝」[peh/pak/pok] 音衍生義是台語「肉」[bah] 白話的代詞

筆者思考台語上身祼體的形象,叫做/thn2-pak2-teh4/的漢字,一個可能是「脫剝體」複合詞,理由是「剝脫」是漢語的常用詞𢑥,同義複合詞在台語可能反置作為「脫剝」;普通話複合詞,在台語常見的慣例,如「客人」叫「人客」,「公牛」叫「牛公」,從此漢語詞彙研究,得知形聲字「脫」的原義是「肉去骨」,並且有「退」音。

因此脫去衣裳有後起字「褪」、「脫/褪」可以說是一對古今字如「裳/衫」同義詞。「脫剝」的白話近音同義詞有「褪剝」或是「袒剝」兩個複合詞均可以列入考慮。

因有上面的論題,遂引起筆者注意到「剝」字的音義,台語白話音 [pak4] 或是 [peh4] 近白話「肉」[bah4] 音;「剝」日常用語是一個多音字,如「剝/pak/衫脫褲」,北京話也用「剝去衣服」、「剝皮」等等;另一白話音是 [peh4] 如「剝土豆」(剝去花生皮)「剝」的構字有「彑」豚頭及「刂」刀形。

根據【康熙字典】,「剝」字古時書寫有異體「卜刂」及「肉刂」兩個俗字,前字是由聲旁「卜」與形旁「刂」構字,後字「肉刂」顯然是用刀割肉的會意字。「卜」台語文讀 [pok4],如「前途未卜」,白話俗字音 [beh4] ,是普通話「欲/要」語意的口語話音,衍生自問卜求神,另外一個動詞 [pua1]/[puah] 是「卜卦」或是「卜貝」(擲筊)。

根據【康熙字典】,「剝」字有異體「卜刂」及「肉刂」兩個俗字,後字「肉刂」顯然是用刀割肉的會意字。圖/故宮官網
根據【康熙字典】,「剝」字有異體「卜刂」及「肉刂」兩個俗字,後字「肉刂」顯然是用刀割肉的會意字。圖/故宮官網

「剝」字在台語,如「剝削」文語或是白話「剝皮」音 [pak4] 相同,另一白話音如「剝柑仔皮」通常用 [peh4] 音。無論如何,pok/pak/peh 是雙唇音聲母及入聲韻,單元音則在 a、e、 o 中低舌面移動,半圓或圓唇音,這個發音部位與「肉」/bah/ 相同,調值一致。

上段論述「剝」字音與白話「肉」語音的關連,至於「剝」音義為什麼衍生作白話「肉」[bah4] 的代詞呢?這個最普遍的食物,我們參考日語或是歐美的口語就自然領悟。

日語餐廳的豚肉片叫作「トンカツ 」ton-katsu ,它是漢語「豚」及英語 「cut (cutlet簡稱)」的混合語;英語有 「loin(腰肉)」、「fillet (獸肉、魚肉切片)」或是 「cutlet(細肉塊)」,英文常用動詞 「cut」當名詞時,用在「剝肉」的「cut」 是大肉塊。( 附注)

同樣地中文有「理(膂)肌」、「腰內」等食肉剝脫切割的部分,因此在肉店購買,要求半斤「理肌」或是在超市,也作同樣標籤,未必加上「肉」字稱呼,曾幾何時,台語「剝/pak/] 衍生義即英語名詞 「cut」就變成「肉/bah/」的代詞。

「cut」當名詞時,用在「剝肉」的「cut」 是大肉塊,中文也有「理(膂)肌」、「腰內」等食肉剝脫切割的部分,曾幾何時,台語「剝/pak/] 衍生義即英語名詞 「cut」已變成「肉/bah/」的代詞。圖/pexels
「cut」當名詞時,用在「剝肉」的「cut」 是大肉塊,中文也有「理(膂)肌」、「腰內」等食肉剝脫切割的部分,曾幾何時,台語「剝/pak/] 衍生義即英語名詞 「cut」已變成「肉/bah/」的代詞。圖/pexels

以上的討論尚未排除台語 /bah 4/ 作「肉」稱呼,可能有其他的語源,常見提議「非漢語」的解釋,但是這個稱謂也通行在福建廈門一帶,以及南洋的華人福建話,筆者注意到有兩個「外語」同義詞近音 [bah]:

1、蒙古話 [mak] 語音,但是拼寫作 /max/。筆者斷定這個可能小,因為蒙古話要殘存在華北或是全中國,比僅留在福建話及其支系的台語可能性甚大。比如巫師滿州話叫作「蕯滿」(shaman ),據說是由自亞洲西北大陸經蒙古傳入的外來語,此名詞也通行在英語,以至世界各地。

2、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群)的話音 [boa],根據【華武浪辭典】Dictionary of Favolang Dialect of Formosan Language (Gilbert Happart.1650? 筆者現在無法查證原典)。這個原住民的殘留語,難得有反饋機制而通行於福建話,尤其是在清代初年的紀錄。

總結以上的論述,台語「肉」(肌肉)叫 [bah4]的語源(etymology) 是「剝」字的衍生義,語音略異作為代詞。

附注:日語和漢混合詞tonkatsu,直譯為漢字是「豚剝」,義譯是「豚肉」。「剝」的異體有「肉刂」或「卜刂」。「卜」走音 [bah],又「肉」有古字「宍」。彔、六兩字音相通。

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