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中科院的試射飛彈啟示台灣需要薩德飛彈

中共攻擊台灣的第一波必是發射能穿過大氣層而在接近台灣約2百多公里的高空重返大氣層的飛彈, 2017年美製的愛國者三型飛彈(以下簡稱愛三)其攔截來襲飛彈高度為25公里及速度為4.1倍音速, 當時美國政府以為台灣自製的天弓三型飛彈(以下簡稱天三)其性能可能跟愛三差不多, 故想賣能有8.24倍音速的薩德飛彈, 又能在150公里的高空攔截重返大氣層的東風16飛彈 (以下簡稱東16), 然而當時的國防部長馮士寬拒買, 並在立法院說 : 「東16在重返大氣層時,我們就有能力來反制」, 當時的國防部參謀次長姜振中說:「我們可用愛三導彈在40-70公里處把東風16型引爆。」

9月24日中科院先發射靶彈 (可能是速度為2.8倍音速的愛一,或4.1倍音速的愛三或其他), 靶彈終會達到向上速度為零的頂點而開始受重力往下加速度, 像是重返大氣層向下俯衝的敵彈, 4分鐘後發射天三增程飛彈(以下簡稱天三程)去攔截靶彈, 根據網路谷歌Google及媒體公開的錄影帶可猜測上述靶彈及攔截天三程的相關資料, 除去空氣阻力外, 大約可算出撞擊靶彈的最高度可達到65公里, 遠低於薩德150公里的攔截高度, 又靶彈被撞擊時的速度約在2.5到3.5倍音速之間, 也遠低於東16在其末段軌道至少有10至14倍聲音的速度。

東16從150公里高空下降到65公里時, 因重力加速度所增加的速度約為3.91倍音速(空氣阻力不考慮), 東16在150公里高空時的速度至少是10倍音速, 東16在此150公里高度被薩德攔截時其動能是薩德的1.47倍(假設兩者重量相同), 東16在65公里高度其動能約是天三程的4倍, 薩德撞毀敵彈的程度要比天三程撞毀東16的程度大得多。

薩德較能達成決戰境外的目的

敵彈速度愈快則被撞到的機率則愈小, 亦及重返大氣層的敵彈在65公里高度被天三程撞到的機率要比在150公里高空被薩德撞到的機率小得多, 而且中科院所發射的非重返大氣層的靶彈, 被撞毀時速才約3倍音速, 比重返大氣層的敵彈速度在150公里時約10倍音速小, 及比重返大氣層的敵彈速度在65公里時約14倍音速要更小很多, 此靶彈因速度最小, 被擊中的機率最高, 換句話說, 9月24日天三程能擊中速度約為3倍音速的靶彈, 但對重返大氣層的敵彈在同一高度因速度約為14倍音速, 天三程不一定能擊中此敵彈。

敵彈在150公里高空很可能不在台灣領土的上空, 被薩德攔截撞擊的碎片會落在台灣海峽或周圍海域, 但在65公里高空很可能已在台灣領土的上空, 被撞擊的碎片會落在台灣領土, 薩德較能達成決戰境外的目的。

重返大氣層的東風飛彈很可能在160 到 30公里之空間變更飛行軌道一次, 如果台灣佈署薩德, 其攔截空間是 40公里到150公里, 則東風飛彈會在160公里高空變化軌道, 雖很可能躲過在150公里高空的薩德, 但因不能再變更軌道, 東風飛彈還會面對在40公里高空的薩德及在20公里高空的愛三攔截。 如果沒有佈署薩德, 東風飛彈會在30公里高空變更軌道, 則愛三來不及攔截。 總之, 多層飛彈攔截會減少漏網之魚, 以色列的高空攔截來襲飛彈從200公里到20公里共有3層。


中科院2020.9.24九鵬基地試射飛彈。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