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公民社會沒有人是「庶民」

臉書上曾經鬧過一個玩笑,大意是某些韓粉認為韓國瑜乃蔣介石轉世,中華民國的救星,後來經過查證,才發現蔣介石在世時韓國瑜已經出生,這個烏龍且沒歷史常識的笑話才漸告休止。不過,從這個笑話仍然可以看出韓國瑜如何透過雙重標準(Double Standards)建立起他的群眾魅力。他一方面並不介意藍營群眾將他當作救世主;但是上了造勢舞台,卻告訴大家他是「庶民」,說他和群眾一模一樣。隨著國民黨初選加溫,這個荒謬的場面可能還要持續好一陣子。

至於郭台銘,狀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好不容易請到小編和行銷團隊的郭台銘,不斷靠著大量廣告,試圖洗刷他富家子弟的形象,讓大家覺得他是平民。結果郭董一句「我一個星期花不到兩萬元,我也是庶民」,形象廣告的努力全部歸零。也許郭台銘實在是富豪生活過久了,所以不曉得兩萬元是許多四口家庭一個月的伙食費。他對於尋常人家的生活知識,基本上可以說是全面性的缺乏。這會是郭台銘參選總統最大的挑戰。

庶民、貴族都是封建觀念

真正的庶民不會像韓國瑜一樣有豪華農舍和四千萬資產,當然也不會是有私人飛機的首富。甚至,共和制的民主國家之中,不該有庶民的存在。

什麼樣的人才會需要不斷強調自己是「庶民」?比起財產多少,個人認為還是和對於民主體制的認同和理解有關。庶民一般而言是相對於貴族的概念,在封建制度下,地方由天子冊封的貴族管理統治,而沒有貴族身份者,即是所謂的庶民。問題是,如今的政治體制是民主共和制度,社會中也早就沒有貴族。是故,這群國民黨的政客不斷強調庶民階級的存在,也許別有所圖。比如想暗示台灣人必須接受台灣有貴族階級這樣的事。

如果重新仔細檢視中華民國的歷史,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發現台灣社會的確有貴族。曾經有一個巨大族群,在國民黨政府奉行恩庇侍從主義(Patron-Client Theory)的年代,透過特權佔有國營事業和民營事業的經營許可、公職的比例、軍警的官僚網絡,在那個年代,他們徹底破壞了共和體制而獲利,如今自然對那個時代回味再三。

所有的台灣人都該是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公民,而這是中華民國舊官僚和國民黨最懼怕的事情之一。一旦人們逐步蛻變,成為積極參與的公民,台灣人對於某些族群生來是貴族的刻板印象瓦解,任何外來殖民者的動員將不再有威脅性和號召力。那時的台灣人,將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國家,不再任由殖民者決定自身去向,當然也不再是服侍貴族、聽從貴族的庶民階級。

因此,我期待一個只有公民,沒有庶民的台灣社會。我有理由相信,這也是許多台灣人的願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