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呼籲政府撤軍金馬移防澎湖群島 宣示台灣斷開「一個中國」之決心

繼日前美國藉由《台灣國際團結法案》提醒台灣台灣人民及早廢棄「中華民國體制」之後,近日美國智庫資深研究員易思安(Ian Easton)以專文《為什麼台灣的前線離島很重要?》(簡稱《台灣離島文》),提醒台灣執政當局應該及早於前線離島佈署軍備保衛台灣。

兩年前,美國智庫研究員譚慎格(John J. Tkacik)曾於專文《外島與台灣的未來》中提到,台灣對外島(金門和馬祖)的管理已經不再以「一個中國」原則為依歸,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隨時都可能佔領這些島嶼,何況近年中國的抽砂船已經公然地日夜集結侵擾,破壞屬於中國領域金門、馬祖脆弱的水域生態,侵蝕原本絢麗的海岸線。

許慶雄教授專文直指:「....中國不希望蔣介石撤離金馬,因為金馬可以把台灣綁在一個中國之下。....(台灣)自我陷入中國的一部分,使中國武力犯台有正當性。」示意圖/金門觀光旅遊網
許慶雄教授專文直指:「....中國不希望蔣介石撤離金馬,因為金馬可以把台灣綁在一個中國之下。....(台灣)自我陷入中國的一部分,使中國武力犯台有正當性。」示意圖/金門觀光旅遊網

譚慎格認為,這是北京動搖台灣人對自己民主體制信心的最新伎倆,北京共產體制直接挑戰台灣民主體制,對此台灣當局何以無法有效對應,還是陷入維護福建省的金馬與中國分不開的泥沼中。

台灣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教授近日專文也指出:「周恩來曾經告訴季辛吉,中國不希望蔣介石撤離金馬,因為金馬可以把台灣綁在一個中國之下。親中勢力強調金馬、捍衛中華民國舊國號的結果,是自我陷入中國的一部分,使中國武力犯台有正當性。」

依個人所認知,易思安雖然支持美國對台採取「戰略清晰」的立場,但基於「中國內政不受干預原則」,易思安只能以《台灣離島文》為題,假藉實屬中國領域的金門、馬祖為例之政治語法,提醒台灣台灣執政當局,不要自我陷入中國的一部分。

根據維基百科所載:「澎湖群島東距臺灣本島約50公里...群島中有許多無人島等,也許更適合做為保衛台灣的前線離島軍備措施…。」示意圖/擷自Google
根據維基百科所載:「澎湖群島東距臺灣本島約50公里...群島中有許多無人島等,也許更適合做為保衛台灣的前線離島軍備措施…。」示意圖/擷自Google

由此可知,昜思安在《台灣離島文》裡所指前線離島,並不是金門、馬祖,而是澎湖群島等其他外島,依據維基百科所載:「澎湖群島,亦稱澎湖列島,是位於臺灣海峽上的一組群島,東距臺灣本島約50公里,由90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約為128平方公里,現全境均屬中華民國臺灣省澎湖縣管轄,為中華民國實際管轄區域第一大離島群。」、「澎湖群島中有許多無人島等,也許更適合做為保衛台灣的前線離島軍備措施…。」

筆者在此亦呼籲,台灣執政當局早日清楚劃定以台灣和澎湖為領域範圍,建立和中國無法關係的新國家,成為聯合國成員國之一員,共享國際資源。

台灣人民要獨立建國,不必主張地位未定,最重要的,是宣布獨立表明建國意志,「宣布獨立」並不是指,有沒有正式發表獨立宣言或寫成文字,而是有沒有堅定、明確的向國際社會表達獨立建國意志,因此任何方式對外表達獨立行動,就稱之為「宣佈獨立」,吾人須知,政治實體代表當地住民向國際社會「宣佈獨立」,並沒有明文規定之特定形式與條件。

因此,易思安在《台灣離島文》一文「提醒」、「暗示」台灣人民,促使台灣執政當局策畫撤離金馬和馬祖之軍備,並移往澎湖群島等離島,這也是台灣「宣佈獨立」的方式之一。

筆者認為,金門、馬祖、台灣與澎湖的全體住民皆適用「住民自決原則」,政府應舉行全民投票,以民主程序之結果為依據,協助離島或留島計畫和行動。示意圖/民報資料照
筆者認為,金門、馬祖、台灣與澎湖的全體住民皆適用「住民自決原則」,政府應舉行全民投票,以民主程序之結果為依據,協助離島或留島計畫和行動。示意圖/民報資料照

筆者認為,金門、馬祖、台灣與澎湖的全體住民皆適用「住民自決原則」,而「正確的認知」是全民投票之基本要件,因此無論是離島或台澎島住民,都應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之真相」要有正確的認知,才能喚起住民自決意識,在正確的認知之下,以符合民主程序之方式(全民投票)行使「住民自決權」,由當地住民決定自己和土地的命運。

而台灣政府,更應該早日讓台灣人了解真相,舉行全民投票,由當地住民決定金門和馬祖、台灣和澎湖未來的法定位,之後以民主程序之結果為依據,協助離島或留島計畫和行動。

最後,筆者期許台派政黨唯一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先生,能發揮最高智慧和勇氣,加速擴大對台灣人民宣傳,下定決心廢棄中華民國,才能為2024大選行使「自決權」脫離中國之行動,做最好的準備。

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