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大選過後台灣政局

台灣自1996年施行全民直接選舉總統,由李登輝當選首任民選總統,2000年台灣首度政權輪替,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當選第二任民選總統,並在2004年順利連;2008年至2016年,馬英九當選第四任、第五任民選總統,國民黨重返執政,台灣政權二度輪替;2016年至2024年,民進黨的蔡英文當選第六、七任總統,台灣政權輪替正常化。

台灣自1996年施行總統直選,由李登輝當選首任民選總統。圖:2000年5月20日李登輝卸任告別總統府/總統府提供
台灣自1996年施行總統直選,由李登輝當選首任民選總統。圖:2000年5月20日李登輝卸任告別總統府/總統府提供

國會三黨不半過 「小草熱」投下政局變數

2024年台灣總統及立委選舉,因為中國強勢介入而引起全球矚目,1月13日選舉結果揭曉,在總統選舉方面,民進黨的美德配以40.5%得票率、558萬餘票勝出,而國民黨侯趙配得票467萬餘(33.49%),民眾黨柯盈配獲得369萬多票(得票率26.46%) ,

賴清德雖打破8年魔咒,順利入主總統府,但在立委選舉方面,卻是「三黨不過半」的局面,民進黨只有51席,未及未數,國民黨52席加2席無黨籍「友軍」合計54席,成為國會最大黨,而民眾黨取得8席不分區,成為關鍵少數,未來民進黨執政將面臨極大考驗,賴清德必須戒慎全力以赴。

觀察台灣政局須以總統大選得票數據來解讀新民意,勝選的民進黨固然守住執政權,敗選的國民黨卻成為立院最大黨,而民眾黨則獲得最多年輕選票支持,這些挺柯的「小草們」聲稱:「我們現在是小草,幾年後,我們會長成一棵大樹,投票給白色民眾黨,不像我們的父母,只知票投綠色民進黨、或藍色國民黨。」這股追捧柯文哲的「小草狂熱」被形容「台版紅衛兵」,也為台灣政局投下變數。

柯文哲在2024大選中掀起的 「小草狂熱」,已為未來台灣政局投下變數。示意圖/柯文哲粉專
柯文哲在2024大選中掀起的 「小草狂熱」,已為未來台灣政局投下變數。示意圖/柯文哲粉專

親美行政權面臨親中立法權嚴厲之挑戰與制衡

台灣社會存在根本結構性的箇疾,為什麼台灣人民選出的總統自稱為「中華民國總統」,國際社會卻稱之為「台灣總統」?中國北京政府說,依據聯合國2758號決議,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的政府,因此推論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台灣早在1895年被滿清政府依據馬關條約,把完整主權永久割讓給了日本,至今亦沒有任何條約授權,將台澎主權轉交給中國。

有些鑽研台灣法理地位的先進專家因此而呼籲抵制這次總統大選,因為中華民國任何形式的選舉,他們都不認同;這些人也組成不同形式的台灣平民政府、台灣民政府或台灣政府,並推派代表參舉選舉,但未能獲得選民認同;他們的訴求與呼籲,或許能獲得些少人附合卻不足以影響大局,反而讓親中團體拿到更高的支持比率,實在得不償失。

2月1日立法院長選舉,朝野三黨各自推派人選參戰,國民黨的韓江配(韓國瑜、江啟臣)在第二輪投票時,以54票相對多數獲勝, 2024年台灣選舉至此告一段落:賴清德當選下任總統、民進黨掌握行政權,得以繼續執政,韓國瑜當選立法院長,國民黨掌握國會立法權,立法牽制行政的政局即將登場。

台灣政局走入朝小野大的時代,賴清德可能遭逢政令滯礙難行的困境,親美的行政權,將會受到親中立法權嚴厲的挑戰與制衡,這正是要考驗賴清德的能耐,能否帶領台灣走出被中國併吞的命運,而身為台灣一份子的全球台灣人,又該如何因應?

韓江配(韓國瑜、江啟臣)拿下國會龍頭寶座,國民黨掌握了立法權,立法牽制行政的政局即將登場。圖/中國國民黨粉專
韓江配(韓國瑜、江啟臣)拿下國會龍頭寶座,國民黨掌握了立法權,立法牽制行政的政局即將登場。圖/中國國民黨粉專

賴政府首要課題:釐清台灣真實的國際地位

台灣當前最重要的議題,是釐清台灣真實的國際地位,徹底定位台灣與中國的法理關係。台灣究竟是何時,淪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習近平口口聲聲說台灣屬於中國,卻拿不出任何法理文件來證明,典型的槍桿子出政權。

中國外交部拿聯合國《2758號決議》說,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並以此認定台灣屬於中國,因為現階的台灣在「中華民國」治下,中共據此聲稱擁有台灣。

這簡直是癡人說夢無法無天,因為日本從來沒有把台灣主權,授予或轉讓給任何國家或政府,日本於1951年簽署的舊金山和平條約裡,只宣布放棄對台灣和澎湖的治權、產權和債權,並指定美國為台灣的主要佔領權國,該條約於1952年4月28日生效,至今沒有任何修改或聲明作廢。

蔣介石則是依據1945年9月2日,麥克阿瑟將軍頒佈的《第一號軍事命令》到台灣接受日軍投降、執行軍事佔領,嚴格地說,蔣介石引進的中華民國政府,是在替(主要佔領權國)美國執行防衛台灣的任務。

台灣政局進入朝小野大的時代,賴清德恐遭逢政令滯礙難行的困境,示意圖/賴清德粉專
台灣政局進入朝小野大的時代,賴清德恐遭逢政令滯礙難行的困境,示意圖/賴清德粉專

台灣就是台灣 不是任何形式的中國

2007年8月30日,美國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韋德寧曾說,中華民國是一個多年來、懸而未決的議題,無人知曉幾時要解;所以台美首要之務,就是向國際社會說清楚講明白中華民國何時、依據什麼國際和平條約,擁有台灣的領土主權?

美國的《台灣關係法》不承認「中華民國」,而係承認在台執政的管理當局,卻准許台灣人民持「中華民國」護照入境美國, 反而造成台灣面臨中國文攻武嚇、處處打壓。

所以,賴清德若想擺脫中國糾纏,未來四年執政的首要之務,就是釐清台灣與中國關係,「中華民國政府」究竟要代表誰?代表台灣、中國、還是兩者都是?

另一方面,中國國民黨不但大選期間派員出訪中國,現在也根本不再反共,它認同一個中國原則,並且已取得立法院的控制權,而向來標榜師法毛澤東的柯文哲,也在積極培植反對藍綠的「小草」。

筆者建議,必須趁台灣還有能力自省矯正時,儘快務實定位台灣的國際法理地位,向國人及國際社會表明,台灣絕不是中國不可分的一部分也,不是任何形式的中國,台灣就是台灣。

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