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已經特赦陳水扁了嗎?

日前韓國總統文在寅宣布特赦前總統朴槿惠,並表示希望這能成為跨越過去傷痛,邁向和解的契機。因此特赦前總統陳水扁的呼聲又起,尤其台南市議會更通過提案籲請特赦。但總統府還是避答核心問題,總統府的回應仍是重複過去的說詞「最重要的還是確保陳前總統獲得最好的照顧,早日回復健康」等等。好似間接透漏「維持現狀」,不特赦的情況就是對阿扁最好的照顧。

回顧有特赦阿扁的呼聲從馬英九時期就出現,當時的理由類似當今南韓的情況,由政敵來特赦,具有政治和解的意義。但馬英九以「扁案還有一些案件待審理,無法源特赦」來回應社會的呼聲。

蔡英文選總統到當選,甚至連任總統期間,社會多次呼籲蔡總特赦陳水扁,但可笑的是當時的法務部長邱太三不僅承繼馬英九的說詞,甚至說如果要特赦的話會告訴蔡總統如何寫特赦書,因其效力會影響到有多少罪刑會被赦免,不過可行不可行則是政治判斷等等。當然也不乏對陳水扁提出警告,要陳保外就醫期間不要跟「法務單位玩政治」。

其實,不管馬英九或邱太三依法談特赦也不是不好,只是筆者不只一次提出司法的問題(參:〈 特赦阿扁何必勞動趙少康發聲?〉),甚至也有論者以馬案及扁案作為司改的試金石等建言(參:郭翰林司改系列文章如〈司改!思改!〉),但都事與願違,司改不只偏頗的,甚至不符社會的期待。

邱太三不願「浪費生命」說明、調查當年的陳水扁案的種種司法程序及相關作為,引發眾怒,更被稱為「幹話部長」,此後,蔡英文的說詞就以「確保陳前總統獲得最好的照顧,早日回復健康」來軟回應每一次的特赦呼聲。好似,現在狀態就是最好的照顧,以致有人認為這已是「另一種特赦」。這樣的作法,不只模糊了特赦的議題及意義,甚至還讓問題更複雜,這種拖延戰術,只會拖累了「辣台妹」的「辣度」以及「台灣隊」隊長的誠信與能力。

曾被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選為「全球百大思想家」(100 Leading Global Thinkers)的蔡英文有「戳那頭熊」(poking the bear)的勇氣。不知現在是否還有同樣的勇氣可以面對國內的司法及政治問題?蔡英文遲不正面回應特赦,是有不可告人特殊考量?受制於國民黨、馬英九?或是被黨內的派系綁架?

難怪柯文哲也說「連前總統陳水扁特赦都不肯了,還談與藍營的和解?」甚至,多數民眾也有「韓國能,為何台灣不能」的感慨。

特赦阿扁,既不願從司法入手,也迴避了政治的考慮,幾年下來,竟成了「健康」「照顧」層次的問題,這樣的處理模式也太曲折,難怪至今很多人對於蔡博士的論文很想一探究竟!


作者提出,為何總統蔡英文(左)遲遲不正面回應特赦陳水扁(右)的議題?圖/擷自總統府flickr、陳水扁臉書,民報合成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