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朝氣蓬勃與生機盎然的島國——德國師生台灣之行錄(四)

文/田牧(德國)
疫情以後,人們都在議論西方國家整體活躍度不高,籠罩在沉沉暮氣之下。然而,當我們踏上台灣的土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與德國現況相比落差很大。僅陳述下面2例。
板橋中學風貌
德國師生此次赴台訪台,也安排了台德學校的師生交流活動,經曾建元教授推薦,與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互動。曾教授說:該校在台灣聲望頗高,也是台灣駐德謝志偉大使和他的共同母校。在籌備與醞釀計畫期間,該校黃惠貞、林怡君老師的執著、嚴謹與認真態度,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筆者感謝板橋高中黃惠貞、林怡君老師的嚴謹又細心的安排讓大家收穫豐富。圖/田牧提供

12月5日,德國師生與板橋中學舉行了互動與交流,板橋高中師生的熱忱與真誠待客,使交流活動洋溢著友誼與歡樂的氣氛。開篇語時,歐洲之聲社長廖天琪代表謝大使問候參加台德學校交流活動的全體師生,並祝交流活動在友誼和愉悅的氣氛中取得成功。
板橋師生為此次交流活動設置的討論議題有:學權、性別、勞動、死刑、原住民、新住民等等,主張學生時代參與社會性話題,為認識與瞭解社會,及社會實踐提供足夠的養料與知識,令德國師生耳目一新,深深感悟到台灣學生的蓬勃朝氣。

板橋高中師生的熱忱與真誠待客,使交流活動洋溢著友誼與歡樂的氣氛。圖/田牧提供

林怡君老師特意與大家分享了學生的心聲,有高一學生說:「感謝有這次交流的機會,讓我對國際人權的情況有了更深的瞭解。德國學生也積極表示:台灣學生對於人權的重視值得我們學習。」另一位擔任學伴的高三學生說:「經由此次交流,相信台灣和德國的學生都更能從彼此的文化中認識人權議題,進而體察民主、人權、法治的價值。很榮幸能擔任學伴,促成板橋中學生和德國學生的順暢交流!」
廖天琪社長表示:黃惠貞、林怡君兩位老師令人敬佩,學生們如此優秀,有獨立思考和自己的見解,並且勤奮、謙虛又熱情,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德國師生非常感動。
謝佩芬候選人「掃街拜票」
能夠被政黨徵召作為立法委員候選人,顯然已經體現了謝佩芬的實力、能力與風範。據維基百科介紹:謝佩芬是1987年生人,台大法律系畢業,哈佛法學院、甘迺迪政府學院雙碩士,獲得美國紐約州律師資格,曾任吐瓦魯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二等秘書、國家安全會議政策研究人員、新境界智庫法政小組諮詢委員、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科技女孩》(TechGirls)主持人、哈佛大學台灣同學會會長、新英格蘭地區台灣同學會聯合會副會長、紐約哲學星期五共同創辦人等。2019年9月,民主進步黨曾徵召她投入2020年立法委員選舉,雖未勝選,但創下大安區單一選區中非國民黨籍候選人最高得票數與得票率。今年7月,民進黨再次徵召她進入台北市第三選舉區立法委員選舉。

訪問團隨謝佩芬候選人「掃街拜票」並觀察台灣選舉。圖/田牧提供

這些資訊已經展示了謝佩芬的學歷、資歷、能力及政治引力等人才基數,難怪媒體讚譽她是「下一個蕭美琴」。
廖天琪與該街區女業主的對話,讓參訪者領悟與感受了台灣民主、人民當家作主的精神,表現了獨立的思考與選擇。
廖:你認識謝佩芬嗎?
女業主:不認識。
廖:我在一旁觀察,你與她互動時很熱情,為什麼?
女業主:我只是做政治選擇,我不希望「統一」,只想過我們台灣人自己的生活,國民黨與對方(中共)勾搭,我不喜歡。在美中之間選擇,我選擇美國。僅憑這兩點,我就會支持與選擇謝佩芬,並會幫助她宣傳,讓更多的朋友都支持與選擇她。
廖:你說得很好,也做得很對,有自己的觀點與判斷力,保衛台灣人人有責,就從選對人做起。
在觀察謝佩芬「掃街拜票」過程中,筆者被感動,有了些許感受。對我們旁觀者來說,不僅是觀賞台灣政情風尚,被形式與喧鬧吸引,而是去感受與體會治國理政的責任,為民服務的精神,即是展示候選人的智慧、能力與風範,更是候選人與選舉人之間的平等互動。自古華人講究「觀天、謀事、識人」,台灣選舉中的走街、掃街、拜票等,或許是一種人類歷史優化的傳承?候選人將自己的一切作為一份完整的答卷,供人民鑒定、選擇與決定,呈現民主制度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化的執行與落實。
跟掃街拜票一程,其實筆者也是暗自佩服、理解、相信與選擇了謝佩芬,我們祝願她贏得選舉,一定「凍蒜」!並為民服務、事業有成!也讓我們一行領略了台灣治國理政生計盎然的政治環境。

左起:田牧、謝佩芬、廖天琪。圖/田牧提供

這一天,我們還參訪了台灣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該基金會成立於1996年,它是推動國際發展援助工作的專業機構,通過投資融資,技術合作,人道援助及教育訓練等方式,執行各項援外計畫,以協助友邦和開發中國家經濟、社會、人力資源發展,並增進與友邦或開發中國家的經濟關係。我們從中看到了台灣廣闊的國際空間,及經濟、科技、文化部等在當今世界中發揮的作用與貢獻。

訪問團拜會台灣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左起:廖天琪、庫納牧師、國合會副秘書長李志宏。圖/田牧提供

透過國合會的介紹讓我們看到台灣廣闊的國際空間。圖/田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