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東海大學創辦史正需要轉型正義

「台灣長老教會跟『東海』大學頗有獨特關係。在其資源範圍內,此教會真正是東海的創辦者。」(芳威廉*博士致函曾約農校長,1955.11.23。註*官方譯名為芳衛廉。)

私立東海大學是一所基督教大學,由美國「聯董會」(The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 UBCCC)創辦的學府,這是社會一般的認知,尤其是路思義教堂和美麗的校園更是台灣有名的景點。但是,鮮有人知道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原來是這所基督教大學共創者(co-founder)的這一段歷史。

根據蔡榮芳著《從宗教到政治》(玉山社,2020)第六章所述,所勾勒出這段創校史的原型應該是:

創設東海大學的機構是美國聯合長老教會和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啟始地點在台南神學院(1951),孕育啟肇(Initiation)者是台南神學院的彌迪理(Rev. Harry Daneil Beeby)副院長和黃彰輝院長以及美國聯合長老教會李伯博士(Dr. Charles T. Leber),信息行動者為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黃武東牧師,決策者是美國「聯董會」范杜蓀(Dr. Henry Pitney Van Dusen)主席,創校理念規畫與執行者為美國「聯董會」芳威廉 (Dr. William P. Fenn) 執行祕書(1952)。

然而,對照最早出現的官史應是1964年出版的創校十年,據此官方文獻所示:

「中華民國四十一年,台灣基督教的一些領袖們,邀請了一批國外教會的知名人士,來共同協力設立一所藉篤學勤勞,為人群謀福祉,以歸榮於上帝的基督教學府。」(《東海大學創立十年畫刊》)

歷史真相不容蒙蔽

創校背景全略,只以「台灣基督教的一些領袖們」作交代,白色恐怖的政治禁忌可能是主因,這是可以理解的當時氛圍。但是,歷史真相不該一直被蒙蔽。

1977年,「聯董會」全部停止財務補助東海大學。到了1978年,由原警察學校校長「入主」東海大學,才正式修史。黨國體制文化掌控下的校方史料,直接以「民國四十年間,紐約聯合董事會若干人士前來台灣訪問,時任農復會主任委員的蔣夢麟博士乃在農復會設茶會款待…」為籌設行動啟始點,完全忽略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存在」,更遑論黃彰輝牧師奉獻的角色。

至於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和美國「聯董會」共同的創校理念:「創立一所以台灣為主體的國際性大學,服務台灣居民」,則遭全部清洗,並另立中國的「優良傳統」為新的神主牌:

民國三十九年,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教育界與熱心的教會人士,基於事實需要,…紛紛向UBCCC建議,希望一本過去培植中國青年的精神,在中華民國的臺灣創辦一所理想的大學,藉以延續基督教在華的教育事業以及繼承淪陷於中國大陸的十三所教會大學的優良傳統。(〈東海大學校史〉,1981)

校史中,堂而皇之將已被消滅的「中國大陸的十三所教會大學」,正式將其牌位貢奉為東海大學的前世今生的「道統」,並作了隱性論述,藉以延續「優良傳統」的「事實需要」作為主要背景因素,完全忽視了芳威廉執行祕書的建校「備忘錄」所揭櫫的設校理念。

蔡榮芳博士書中,現已正確解讀芳威廉執行祕書的「備忘錄」(1952/4/2)的意涵,強調要創立一所「以台灣為主體」的國際性大學,服務台灣居民。再根據芳威廉博士給教育部長程天放函(1952/10/20)中再次強調,要「從零開始」(“starting from scratch”),開辦全新的大學;東海「不應是大陸任何一所基督教學院的翻版,而是要創立其獨自形態的大學以服務台灣之需要」。在其他文獻中尚可發現用「流亡大學」(Exile College) 概稱任何一所來自「中國大陸的十三所教會大學」,藉機在台復校的排斥性用語。所以創立東海大學的理念和意旨都很清楚。

遺憾的是,梅氏的這套「前世今生道統論」從此一直成為後續增修校史的主要標準本,甚至到2015年的〈東海六十校史〉,甚而竄生出東海「前世今生」的神話故事,作為顯性的「道統」背景。佛教輪迴邏輯登堂入室到東海校史中,不只「順理成章」,而且無聲無息,即使非教徒都興嘆。難怪,幾乎也在這個時段,東海大學圖書館開始出現僵屍歷史的「集錦」剪貼版小校史,進一步強化梅氏校史的正統地位,也更加模糊校史的本來面目,實屬不幸。

2020年,蔡榮芳博士以歷史學家的學養,透過黃彰輝牧師參與創立東海大學---宗教、政治,與自由人文主義教育的史篇,詳述東海大學創校孕育的起始點和過程,這是繼《黃武東回憶錄》(前衛,1988)第六篇第七節〈籌設東海大學〉後,非官方正式記錄、整理出東海創校過程的歷史資料,其公信力無庸置疑。期盼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和台南神學院早日回歸到東海大學正統校史中應有的歷史定位,對於忠僕黃彰輝博士所彰顯上帝的榮耀,昔因政治因素而遭受蒙塵和忽略,現也該讓歷史真相還原。「求真、篤信、力行」正呼喊著東海人的良知,執行轉型正義東海大學的創校歷史!(2020/2/25)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