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東、西文化差異下的武漢肺炎疫情

百年大疫接棒於中美貿易大戰達成「停戰協定」之時,歷時四個月,幾乎把地表的人文生態從根翻起,揭露了廿一世紀科技文明的致命死角,向地球村的消費型經濟撤底宣戰。疫後,或許這是正式反省現代文明的契機。

一、征服文明世界的新病毒

科技文明盛世的地球村,中國病毒(Covid-19)於2019年12月1日首先在武漢爆發肺炎疫情「出檯」,1月23日武漢封城,3月11日世衛組織宣布此次疫情已構成「全球大流行」。五個月以來,終逐漸變成一場全球性212個國家和地區的大瘟疫,經過四個月共有375萬人確診,26.3萬人死亡。(註:中國疫情異質性高,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

二、歐亞迎戰病毒策略東、西各異

武漢起疫時,疫情隱晦不明,南韓大邱繼之,但西方世界多以「東亞病夫」或「邪教病症」輕視之。然而二月之後,疫情蔓延至西歐,由義大利、西班牙到法國,勢如野火燎原,才引發世衛的警報。三月中旬,疫情跨過海峽攻陷英倫,首相強生(Johnson)尚以淡然「佛系」抗疫,西方媒體認為他可能有希臘偶像伯裏克利(Pericles)情節,期以群體免疫創造「奇跡」,無奈3月26日中鏢,雖撐強不屈,頑抗十天後終被送進加護病房,差點演出「史大林之死」名劇。復出之後,抗疫態度全然改觀。

美國雖然最早從武漢撤僑,年初即已傳出舊金山染疫,但卻以「老人瘟疫」視之,並未積極強加防疫,等到疫染紐約大城,終於全美疫發不可收拾,結果成為全球最大重災區。川普總統似乎一直在「呼喊」特效藥和疫苗來救世,他的注意力並未從華爾街轉移到蔓延加劇的疫情,所以美國的抗疫指揮官一直無法到位,即使「戴口罩」一項,至今他仍依然故我。麻州(全美第三大災區)也到五月初才通令戴口罩,美國的「口罩防疫」轉彎記和台灣的「超前布署」策略成了強烈對比。台灣的抗疫成績單一直名列前茅而名聞遐邇。

根據Worldometer的統計資料來看,歐美主要國家(英、美、義、西、法)的確診人數約佔全世界的60.5%,死亡人數佔59.4%;相對地,亞洲(日、韓、星、港、台) 則只佔1.3%,和0.3%,相差相當懸殊。可見面對中國的武肺病毒來襲,歐亞所採的抗疫策略與成效差異甚大。

根據「亞洲抗擊新冠成效顯著的五個秘訣」(BBC News, 2020/ 4/ 30) 的報導分析,亞洲國家成效顯著的主要秘訣在於人民阻隔病毒傳播相當成功,而阻隔成效主要取決於人民配合政策戴口罩和勤洗手,政府嚴格管控病毒傳媒入境和傳播監控。「暗中之光的台灣典範」(台灣英文新聞,2020/05/07) 一文詳盡評述可證。歐美國家的態度不只「輕敵」,所採抗疫策略遠也不如亞洲國家,甚至美國還持續在發生反抗「生活空間限縮」(Lockdown restriction)的抗爭運動。可見人類面對病毒的抵抗,其反應的差異不在於文明效益(反正無特效藥可用) 的抉擇 ,卻在於文化上價值觀的取捨。

三、死要面子和不要命的口罩差異文化

在抗疫策略的戰略上,東、西文化上的差異不大,都力主「隔離」病毒;但在戰術上,東、西顯然不同,東方以避之自保,西方卻期殲敵求生。無奈神藥未出,徒負科技昌明,導致困守愁城,傷亡枕藉。

「隔離」病毒,不外乎「保持社交間距」(Social distance) 和勤洗手,避免惹毒上身。此外,對不明帶原者的「隔離」,仍賴戴口罩以補「社交信賴」(Social trust)之不足,才有更週全的效果。可惜,世衛WHO和美國CDC一直沒肯定戴口罩在防疫上的功效,西方的政治領袖和民眾甚至排斥戴口罩。英國的強生首相在出院後雖改變了態度,但至今仍未出現戴口罩公開亮相的鏡頭。至於美國川普總統仍然抗拒戴口罩,雖然他不反對提倡戴口罩,即使參訪Honeywell口罩工場亦不例外。為什麼?這應是文化的基本差異所造成。

Mask, 亞洲人多以口罩認定,作為「自保」的用品;但歐美人則以面罩或面具視之,西方人通常認為面具是醫療人員、病患或犯案的人才使用的「工具」。若追溯其文化的源頭,則不難瞭解何以西洋人在瘟疫當前,即使不要命卻仍然死要面子,難怪美國密西根州人反抗「限制自由」的防疫措施,連槍枝都派上用場了。

四、口罩、面具、文化和病毒

前述抗毒成績顯著的韓、日、星、港和台灣,文化上都深受儒教薰陶的影響,大大區別於歐美地區的自由文化本質。

儒教文化下的亞洲人,基本上就戴有「修身養性」的隱形面具,喜怒不形於色才算有教養,處世之道則力求「明哲保身,潔身自好」,「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早成銘言。再加上儒教的皇民本質,至今仍受威權領導者的青睞。因此當疫情大難臨頭,英明的領導人登高一呼,主要應乎「明哲保身」的保命原則,「面子問題」就成次要考量,何況「戴口罩」也只是多一件有形面具而已,並無負擔。所以「戴口罩」抗疫在亞洲不容易形成抗拒政令的難題。
然而歐美文化的「面子問題」,就完全不一樣了。Face mask,漢譯成口罩,洋人則以面罩或面具視之;戴口罩有破壞形象之虞,事關「面子問題」,就成大事矣,何況歐美有「死要面子」的民族性。
當戴口罩變成限制自由的面具時,那和犯天條差不多,抗爭必起。西洋人追求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價值觀:自由。1975年美國獨立革命所喊出的「不自由,勿寧死」,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不自由,毋寧死」成為巴黎街頭最夯、最流行,震耳欲聾的示威口號。1849年,匈牙利詩人裴多菲(Petőfi Sándor),26歲,他留下轟動全世界,聞者無不動容的偉大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都是四書五經中找不出的價值取捨!所以,美國川普和英國強生都堅持不戴口罩,不只潛意識上在維護「上帝的形象」(Likeness of God) ,意識型態上更是對自由(Liberty)價值觀更高的堅持。然而,武漢的新冠病毒完全不領情,馳騁於歐美大陸,終造成人類重大傷亡。

截至2020/5/7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的統計,G7七大工業國疫情死亡人數佔全球的65%,其中唯一未超過千(556)人死亡的國家,就是亞洲的日本。這些都是值得多層次探討的議題!(2020/5/8)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