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獨立與文明---向新國家推手致敬

日本明治時期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於著作《文明論之概略》中提到:「國家的獨立是目的,而國民的文明則是達成此目的的手段。」

李登輝 、辜寬敏相繼離世,兩人受日本教育之思想培育,以其生命型態體現日本文化精神層面的價值,涵養廣闊的人文素養,凝煉深沉的精神性,前輩們一生懸命新國家的創建,鞠躬盡瘁,精采一生只為台灣,可謂淋漓盡致展現自我的生命美學。

2005年我為舅公畫了〈新國家的推手〉,當時他說後面背景複雜,可以都去掉,我回:「在西方歷史畫的地位高於肖像畫,我將您畫進台灣民主運動史中,在台灣新國家建構之路,您是重要推手,歷史會記住您。」

「...我將您畫進台灣民主運動史中,在台灣新國家建構之路,您是重要推手,歷史會記住您。」圖:朱孟庠〈新國家的推手〉油畫  91㎝×65㎝  2005年
「...我將您畫進台灣民主運動史中,在台灣新國家建構之路,您是重要推手,歷史會記住您。」圖:朱孟庠〈新國家的推手〉油畫 91㎝×65㎝ 2005年

2023年「228」前的一日,辜寬敏走了,典範在夙昔,儘管時代巨輪向前行,誠如辜先生所言:「辜寬敏早晚會離開社會,但台灣永久存在,是靠你們大家!」他殷切期盼年輕一代「做一個有國民意識的少年人,發揮你們的正義感、價值感、人生觀。」他所說的國民意識就是當代公民意識,這是民主國家文明的基石。

務實的理想主義者:辜寬敏與李登輝的大愛

李登輝曾說:「我真的很慶幸自己能在日本文化下接受基礎教育,因為有那樣的教育才能夠型塑出我現在的精神核心。」舅公辜寬敏:「日本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教育很扎實廣闊,足以開展我一生的學習。」

在李登輝與辜寬敏身上體現了日本精神與日本文化,他們都有日本人的特質:在心裡尊崇高度精神性與美的綜合體。兩人都極其「浪漫」,一生癡愛台灣,懷抱著捨我其誰之憂國憂民的情懷;李登輝90歲還展開環島生命之旅,宣講二次民主改革;辜寬敏84歲仍全國319鄉鎮展開公民行動巡迴演講。

李登輝與辜寬敏兩人一生癡愛台灣,懷抱著捨我其誰之憂國憂民的情懷。圖:2013.11.30新台灣國策智庫舉辦「日台經濟與台灣國家發展論壇」邀請李前總統與辜寬敏先生演講/游錫堃粉專
李登輝與辜寬敏兩人一生癡愛台灣,懷抱著捨我其誰之憂國憂民的情懷。圖:2013.11.30新台灣國策智庫舉辦「日台經濟與台灣國家發展論壇」邀請李前總統與辜寬敏先生演講/游錫堃粉專

為台灣民族的尊嚴與存續找出路,兩位建國路上的鬥士,卻也極其務實,他們夠睿智懂得審時度勢,是「務實的理想主義者」,時機未到則蓄積實力忍耐待之;機會成熟,如當代武士,拔劍出鞘,當敵人回神時,已是清理戰場的時刻,李先生是這樣迅速地進行民主化改革,辜先生也是。

1970年因先知悉中華民國可能被驅逐出聯合國,此將影響到台灣的未來,辜先生勇敢地寫信給蔣經國,1970年退出聯合國後,辜即回台向蔣經國提出廢除戒嚴、黨禁、身分證上去除省籍區別改為出生地、放棄反共復國癡夢用心經營台灣等建言與挑戰。

李前總統成立的國統會是為取得國民黨內統派權貴信任的障眼法,以掃除障礙為台灣民主鋪路;辜寬敏提出的台灣和中國是各有主權之兄弟之邦,實為動之以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018年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失敗,與蔡總統有多年交情的辜先生,初選支持賴清德,公開力勸蔡總統做一任就好了,但初選結果出來,辜也顧全大局支持蔡總統連任,這是務實。

「我是建國鬥士!」之於民進黨

民進黨諸公悼念辜先生時都說:「我們會繼續守護台灣的民主、和平與繁榮。」僅只是民主、繁榮?2014年在永社的年度募款餐會上,主持人介紹辜先生是民主前輩,辜謙遜地回:「我不是什麼民主前輩,我是建國鬥士。」這句話,嚴肅地展現辜寬敏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意義。

2008年民進黨總統大選失敗,84歲的辜寬敏展開319鄉鎮公民行動巡迴演講,第200場時,辜先生面對台下兩萬多名鄉親真切說:「咱這個美麗的台灣,是咱祖先數百年來辛辛苦苦打拼建立起來的,咱有責任將這麼美好的台灣,留給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子孫。」走時他說:「台灣重擔交給大家了。」

什麼重擔?其實民進黨政治人物都很清楚!猶記2018年我在拚東京奧運正名運動找他支持時,舅公告訴我:「釜底抽薪還是制憲,我只剩下幾年的時間。」可是當時執政黨連東奧正名運動都閃躲了,制憲如何一步到位?全面執政連總統府所屬的中研院(Academia Sinica, Sinica是拉丁文「中國的」意思)外文正名也不了了之,當然華航正名(CHINA AIRLINE)更不用說。

許多人認為舅公辜寬敏的資金是辜家財產,其實,他多次跟我提到流亡日本20餘年,多年資助台獨運動,錢也用完了。終戰後一直沒拿日本國籍,回台時兩袖清風,經濟上還接受友人支助,直到68歲才創業。

他的生活簡樸,一碗蕎麥麵、一碗湯就很開心,曾多年司機開的是一台二手老車;17年前他租的房子就在我任教的學校後門的大樓,近80歲才在銀行經理建議下,買下陽明山將被拍賣的房子,好供奉祖先牌位;自奉儉樸的辜先生,對烏克蘭戰爭、八八風災 、921地震、清貧救助…從來沒少過,而更多的錢是用在台獨運動,及資助本土政權。

1996年總統直選後,我們稱之為「後台獨運動」即國家正常化的實踐,晚年辜先生成立制憲基金會,就是為此目標奮鬥。圖:2013.1.13新憲聯合陣線成立後,我(作者)與舅公(辜寬敏)充滿期待開心合影/朱孟庠提供
1996年總統直選後,我們稱之為「後台獨運動」即國家正常化的實踐,晚年辜先生成立制憲基金會,就是為此目標奮鬥。圖:2013.1.13新憲聯合陣線成立後,我(作者)與舅公(辜寬敏)充滿期待開心合影/朱孟庠提供

「後台獨運動」即是台灣國家正常化的實踐

總統直接民選後,我們稱之為「後台獨運動」即是台灣國家正常化的實踐,晚年辜先生成立的「制憲基金會」就是為此目標而戰鬥。遺憾!2021年中選會駁回「制憲意向公投」,還只是意向而已。

辜先生始終心繫台灣,以人文關懷深化台灣不可或缺的台灣主體性,這是大愛。為了台灣永續,我們需要如辜先生這般浪漫的「理想主義情懷」,但如何實踐,則須以務實精神推進,這點我認為辜先生夠睿智,從他過去的政治抉擇很明白,他絕對是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那麼,試問民進黨何以認為閃避台灣國家正常化的論述就能拿到選票繼續執政?而執政的價值又在哪裡?未戮力深耕台灣認同,深化轉型正義,黨國舊勢力時時反撲又如何「和平保台」?

台灣何以成為一個真正的文明國家?「後台獨運動時代」緬懷辜資政,期待本土政權當用心經營「國家正常化」之論述,這已經是台灣多數人的共識 ,切莫妥協!

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