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疫疾和共業

英文疫疾(傳染病)有三個字:Endemic、Pandemic、Epidemic。

Endemic指地區重覆出現的小流行;Pandemic指涵蓋很大的地區(國家甚至全球)的大流行;Epidemic則沒有特別界定流行的大小。Endemic是地區居民共業的果報,而像新冠肺炎這樣的pandemic,是人類以往共業的果報,也是人類除了承擔這個果報帶來的浩刧,同時也正在造作的共業。

從共業的角度看疫疾,可以幫助我們看清人和群體在傳染病流行中的角色和牽連。從傳染病的消長,可以幫助我們探討業、共業和業報的互動關係。

病毒是肉眼看不見的,不依靠儀器也無從察覺到它的存在。疫疾的傳播絕大多數是在無聲無息,傳者不知、受者也無覺的情況下進行。只有在症狀發作之後,我們才知染上了病,才體會到病毒對我們的影響。業的造作到隨後的果報是視而不見的反應鏈,凡人承受果報之際,往往不能明顯的知道,是何前業造成此果。

是什麼共業牽連出人類新冠肺炎這場浩劫呢?二十一世紀以來,世界遭受三場大疫疾的荼毒。其中2003的非典肺炎(SARS)和2019開始的新冠肺炎(COVID-19)都是起源於中國。是像華南野生動物一樣的市場,把動物關在骯髒、而又不人道的狹小籠子裡,造下來的業開始的?還是武漢研究高危險病原體的P4實驗室,疏於衛生隔離管控,意外中病毒外洩?甚至是實驗室動物,被無知貪腐的工作人員,為謀財而偷賣出所造作之業? 還是歸根究底,是海峽對岸那獨裁貪腐的政權,多年來倒行逆施累積下的惡業?本來是局限於武漢/湖北的共業,由於封城前百萬人外逃,幾個月內衍生成全球幾億人要承擔的共業?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希望歷史可以給人一個公道。

從個人的層次來看。受感染的機率,當然會受到個人衞生習慣、健康狀況和生活環境的影響(前業)。但是外在的因素(共業)可能影響更大。社群的環境衛生、病毒傳播速度的快慢、病情的輕重、整個社群裏病毒負荷(viral loads)有多大,在在都對社群內,個人受感染的機率有很大的影響。得病之後,病情輕重與存亡機率,除了個人的健康狀況外,深受社群醫療能量和醫療需要等外在的條件和行為所左右。

從社群的層次來看。社群組成分子的感染機率決定社群病例的多寡,而社群病例的多寡反過來影響個人感染機會的增減。防疫成敗,往往在於個人的合作與否,而不光是社群防疫政策的良窳。

禁足將近兩個月,美國各州都有人上街抗議,要求解禁。記者訪問時,示威者往往回答「我有行動的自由,得病是我自己的事」,大有好漢一人做事一人當的氣派。不幸的是,疫疾不是一個人的事,得病的都有能力把病毒傳染給別人,傳給多少人,會不會傳染給你的親友,會不會有人因而喪命,大多不是個人可以掌控的。或許你以為自己身體強健,染上新冠肺炎,大概會屬於那八成輕症患者。但其實年輕身體好的,也有重症,甚至死亡的,誰也無法保證,你會不會在這個醫療資源緊張之際,成為加重醫療系統負擔的一員。再說,像你這樣的人一多,有可能疫情就要多延燒一段時間。

查佛學辭典時看到一句話,抄錄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難逃脫」。(根本說—切有部毗奈耶)。如果把這個浩刧,看成人類正在共同承擔的果報和正在一起造作的共業, 人類需要合力來造作眾多善業,才能化解。


疫疾不是一個人的事,得病的都有能力把病毒傳染給別人。示意圖/擷自DW網路影片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