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 穩糧安的新希望-近海養殖(Offshore Aquaculture)

隨著經濟成長,消費習慣改變以及環境變動,不僅對可持續蛋白質來源的需求增加,全球海產品需求也持續上升,但目前人類消耗的食物能量中只有 2%來自海洋。相較於禽畜生產,透過水產養殖生產動物性蛋白質需要的資源更少,對氣候更友好,也更符合未來環境和能源需求。

水產養殖是全球成長最快的食品生產部門,預計 2030 年漁產量將達到 1.09 億公噸,漁產品主要來自養殖和捕撈,經過多年開發,水產養殖產量雖大幅成長(2020年總產量8750萬公噸,貿易總額2650億美元),也提供龐大就業機會(漁業和水產養殖初級產業就業人數5850萬人),但管理不當、濫墾,汙染等因素,許多陸上養殖及沿岸海水養殖場,面臨成長和空間的限制,部分地區野生捕撈量也因過度捕撈而停滯或下降。

近海水產養殖(Offshore Aquaculture),指的是,在距離海岸線超過 2公里、水深逾50 米且完全或部分,暴露於更強波浪和風力作用下的海域進行養殖,由於缺乏資金、成熟技術暨設施和政策支持,尚未形成規模,要發揮近海養殖潛力,除須克服高額的資本支出和營運風險外,還要調和各方利益。

挪威是全球最大鮭魚養殖國家,近年轉向推動近海養殖業。示意圖/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挪威是全球最大鮭魚養殖國家,近年轉向推動近海養殖業。示意圖/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開闊水域經營雖然存在風險和高投資成本,但因公海的強勁水流和穩定的水溫,寄生蟲病害輕,對於殺蟲劑抗生素和化學藥物的需求甚低,有利於近海養殖發展,科學研究也證明,近海水產養殖對天然環境的影響較小;挪威及中國近年大力推動近海養殖業,研鏡更有效率的養殖技術與設備,同時創新管理框架,例如近海水產養殖特別許可制、海上安全維護等。

挪威是全球最大鮭魚養殖國家,生產全球近 50% 的大西洋鮭魚,主要歸功於其優良的天然條件、良好的公共管理和專業守法的養殖業者,但因挪威峽灣內大西洋鮭養殖容量,已趨飽和且魚虱病害日趨嚴重,現正透過新技術創新和監管機制,來推動近海養殖,以確保增產及環境的可持續性,並將其視為未來的重要產業。

挪威走向近海養殖的典型裝備包括半潛式(Ocean Farm 1)和船形網箱(Havfarm)等,另鑑於水產養殖70% 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魚飼料(包括生產、加工和運輸),挪威政府也獎勵研發、使用當地可持續資源生產飼料的可能性,以俾減少碳排放的同時也能增加產量。

挪威能成為世界領先的海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的重要原因在於,政府、產業和研究機構之間保持開放和基於信任的對話和密切合作,相當值得台灣政府省思。

中國積極打造「中國模式」的深遠海養殖體系。圖:中國國產「國信1號」是全球第一艘10萬噸級的養殖工船,號稱養殖漁業的航母/百度百科
中國積極打造「中國模式」的深遠海養殖體系。圖:中國國產「國信1號」是全球第一艘10萬噸級的養殖工船,號稱養殖漁業的航母/百度百科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漁業生產國,具有龐大發展近海養殖的海域空間,目前積極將海水養殖,從近岸淺海向離岸深海轉移,有意打造「中國模式」的深遠海養殖體系(Deeper Offshore Aquaculture 水深大於20米),這使得深遠海養殖養殖快速發展,並出現多元養殖模式,很可能成為,中國海洋食物增產的重要來源。

不過,目前中國深遠海養殖在養殖品種、養殖技術、設施裝備、產業鏈配套、管理制度、頂層設計、空間規劃及政策獎勵等,仍有諸多問題亟待克服。

台灣曾是全球重要養殖漁業地區之一,以陸上養殖為主,面積約3.20萬公頃,海面養殖僅0.95萬公頃;目前台灣沿岸養殖區存在海域富營養化、水體酸化、生物多樣性喪失、遺傳變異、疾病傳播、全球變暖等問題,為維持養殖漁業的永續發展,未來除了推動綠色養殖、低碳養殖及可持續養殖外,應對近海養殖這種新穎而有前途的糧食生產系統給予仔細和更深入的評估,並列為未來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屏障!

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