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說好的照護漁民呢?

海洋是人類未來能源、經濟、糧食等新希望所在,也成為新的國際焦點。隨著海洋競爭時代的到來,全球有限的海洋漁業資源,勢將進入重分配時代,全球魚類資源爭奪戰,也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局面。以遠洋漁業為主體的台灣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蔡總統雖然宣稱海洋是台灣最重要的出路,賴副總統也指出讓台灣因海洋而偉大,執政團隊口口聲聲會維護我國漁民權益,但是實際行動卻讓許多漁民感到失望,不知何時才能有個安全安心的作業環境?

蘇澳籍漁船「新凌波236號」,上個月底於釣魚台附近海域,與日本巡邏艦相互碰撞造成我國漁船船艏損壞,漁民要求日本道歉賠償,當時外交部表示由於台日雙方的認知不同,需調查釐清肇事原因,並信誓旦旦的強調台灣該爭取、該表達的權益絕對不會少。但事發至今將近一個月了,該事件真相為何?卻未見官方進一步說明,漁民索賠已無望?

同樣的去年底日本水產廳發佈,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會議,已經通過提案,日本將增加300公噸的黑鮪魚配額(從4,882噸增加至5,182噸),顯然該300公噸係來自台灣官方於會議上同意將自己未使用到的300公噸黑鮪魚配額,移轉給日本換取300公噸的大目鮪配額,而不是將該配額保留到下一年;由於漁業配額(quota)為漁民合法捕撈的重要來源,對以公海及他國海域為主要捕撈區域的台灣遠洋漁業尤其重要,特別是商業鮪魚漁業每年價值超過400億美元,這樣的交易是否合理?是否對我國黑鮪魚配額產生不良影響?在國內引發不少爭議。漁業署對此曾表示該提議並未定案,未來會以我國漁民權益為優先,在符合漁民利益前提下才會進行相關轉讓,同樣一年過去了,該交易是否達成?實際內容為何?均未見官方提出後續說明,彷彿這件事未曾發生過。


蘇澳籍漁船「新凌波236號」,今年9月27日於釣魚台附近海域,與日本巡邏艦相互碰撞造成漁船船艏損壞,漁民要求日本道歉賠償,作者指出事發至今將近一個月了,卻未見官方進一步說明。圖/擷自蘇澳區漁會臉書
還有日本沖繩縣石垣市公所將釣魚台列嶼地址由「石垣市登野城」更名為「石垣市登野城尖閣」,外交部除宣稱已於第一時間透過外交管道向日方表達遺憾及嚴正抗議外,同樣沒有其他作為,有違蔡總統「國土主權,寸土不讓」的宣示。另,日本政府日前做出將高達110萬噸含放射物質汙水排放入海,不僅遭日本當地的漁民組織強烈反對,也引爆鄰國抗議,而台灣官方對此僅表示會加強對台灣海域的輻射監測。難怪會遭外界質疑蔡政府兩套標準。

漁業面臨結構性調整

從世界糧食安全、減貧、氣候變化,到提供能源、自然資源、改善福祉和醫療服務觀點考,海洋(包括漁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藍色經濟』正在崛起。然而受到漁業資源枯竭、可自由捕漁海域的縮減、入漁費的大幅提高以及遭遇國外軍警種種粗暴對待等影響,少數害群之馬的違法行為(如非法捕魚、虐待漁工等),後果卻要全民來承擔。這些年我國漁民的日子並不好過,尤其捕撈仍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之一(每年全球死亡人數達 3.2 萬人以上)。漁業面臨結構性調整,遠洋漁業需轉型升級,國際漁業合作模式需創新,核心競爭力需提升,加強社會保護,因應氣候變化遷等等,這些都需要政府政策引導以及人才技術經費投入,資訊公開透明化更是關鍵。面對茫茫大海他們衷心期盼的是,政府能協助他們爭取更大的捕魚空間,能做他們最堅強的後盾,最溫暖的臂膀,能如媽祖般的守護他們,而不是只能忍氣吞聲,步步退讓。比起施小惠給補貼,他們更需要的是足以養家糊口,可以安心作業的漁場,漁民雖然只有吶喊沒有拍桌,蔡政府還要裝睡嗎?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