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生活】大甲聖人志賀哲太郎:一生懸命的日本代理老師
台中市大甲的鐵砧山因山頂平坦寬闊形似砧板而得名,在它南側山腹裡有座「志賀先生之墓」;日語裡的「先生」也有「老師」之意,「志賀先生」全名志賀哲太郎,的確是一名老師,但不是正職,而是一輩子沒有「扶正」的代理老師。
然而大甲人尊稱志賀老師「大甲聖人」,老師過世時,送葬的人龍超過一公里,幾乎當時每個大甲人都來送他最後一程,而如今大甲區公所每年清明節會派專人到他墳前獻花祭拜,大甲文昌祠也設有他的紀念室,為什麼大甲人如此敬重一名日籍代理老師?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志賀老師的故事。
1899年2月,志賀哲太郎終於等到「大甲公學校」錄用公文,成為該校的代理教師;當時派到台灣任教的日籍老師一般約僅20出頭歲,但志賀已30多歲,而且身形壯碩,相貌還有些「凶惡」, 以致於剛到任時,全校師生與家長都對他「敬而遠之」。
大甲公學創校時,日本剛接管台灣不久,社會經濟條件很差,教育觀念也不普及,很多家庭沒餘錢供孩子讀書,也有不少的家長希望小孩幫忙農作、雜活,不讓他們上學,因此公學就學率普遍都很低。
不過大環境再惡劣也擋不住志賀老師,學生不來學校,志賀就去家裡「捉人」,他逐一家訪,用不流利的台語一次又一次勸說家長讓小孩上學,家長們被他的誠懇感動,終於點頭放人。
遇到家窮的學生,志賀就幫他們買文具、圖書,甚至自掏腰包代繳學費;有學生生病請假時,他會帶著餅乾糖果去探望、慰問他們。
但志賀不只是個「暖男」老師也是個嚴師,他的教學非常嚴格,學生遲到、犯錯或不用功,志賀該罰就罰絕不寬貸,而且以身作則,不只要求學生更要求自己。
就這樣,學生與家長們逐漸了解「凶惡」的志賀先生,其實是真心關懷學生、熱血教學的好老師,而且因為他的努力,大甲公學的升學率很快躍升為台中州第一名。
家長與學生對志賀老師又敬又愛,卻不知道他的來歷,直到有位家長偶而看見一份日本報紙在新聞裡稱志賀為「政治家」,志賀坦承那個「政治家」就是他時,大家才知道志賀的來頭不小。
原來他從小就接受漢學教育,還考上東京法學院,這是當時全日本最好的法學院;畢業後,他與同窗好友濱口雄幸(之後擔任日本首相)一起從政,政治前途非常看好,但他同時發現政界只會爭權奪利,根本不管百姓福祉,這讓他感到灰心,毅然退出政壇。
遠離政治後,他想看看剛被接管的台灣,於是飄揚過海來到三義伯公坑,先在車站附近開了家小店維生;那時島內局勢不穩定,盤據山頭的抗日份子經常下山打劫,有一天志賀的店就被這些「土匪」搶劫了,他在慌亂中打破圍籬驚險逃生,卻也因此被刺而致傷殘,志賀無法繼續開店,經過朋友介紹,應徵上大甲公學的代理教師。
家長們知道志賀老師顯赫的過去後,更感佩他對教育的熱忱,即使委身在偏遠的大甲擔任代理老師,也毫不喪志,反而更加竭盡心力教育學生、貢獻所學。
1913年1月,台灣總督府為普及日語以逐步淘汰中文,宣布廢除官方文件的中文翻譯,掀起台灣人抗議風波,志賀雖是日本人,卻站在台灣人這邊,因為他認為台日民族平等,台灣本土文化也應被尊重,即使因此被當局視為「麻煩人物」,志賀仍堅持做「對」的事。
1921年,林獻堂和蔣渭水等台籍菁英成立「台灣文化協會」,並發行「台灣民報」爭取台人地位,面對這股文化浪潮,志賀的態度跟一般日籍老師很不一樣,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不要受限於「皇民化」,甚至允許他們參與文化協會的活動。
但大甲公學校長岡村正己卻沒有那麼開明,他開出「升任正式教師」為條件,想要把志賀調往他校,不料志賀寧可放棄升遷,也不願離開他摯愛的學校和學生。
1924年12月,一名志賀的學生因為參加文化協會活動,和另一位日本老師發生衝突,遭到退學處分;志賀為這名學生求情,岡村校長一口回絕,志賀不放棄繼續要說服校長,他說,就算是統治者(日本),也不能剝奪台灣學生爭取固有文化的權利。
但校長卻對著志賀大吼:「像你這樣不適任的老師,我會提報將你解除老師的資格,轉任學校工友!」說完拂袖而去,那一年,是志賀老師任職大甲公學校第26年。
同月的21日,學生和家長們為志賀辦了一場服務25周年慶祝會,出席者超過300人,由此可見志賀老師在當地受到敬愛的程度;當天志賀一反常態地上台,含著淚向大家致謝,還在活動結束時,跟所有人一一握手道別,當時眾人以為他是「被感動了」,沒想到竟是訣別。
七天後的大清早,志賀獨自走到池塘邊,在自己衣帶上綁上一塊大石頭、脫下木屐排好,之後,躍入池中…;事後有人推想,也許在與校長衝突時,志賀老師就有了死志,因為對志賀來說,如果不能再擔任傳遞正確理念的老師,不啻是比奪去他的生命更難過的事。
志賀老師任教26年從未請過一天假,他唯一一次沒有到校的一天,竟是他身亡的時候!志賀老師走了,大甲人哭不成聲,學生們遵從老師遺願,依照台灣的習俗辦理葬禮,讓老師長眠鐵砧山;出殯當天,家家戶戶在門前擺上供品為老師送行,隨行送葬的隊伍綿延超過一公里,這樣浩大、悲悽的場面是大甲過去從未有過的。
感人的師生情還沒有結束,因為鐵砧山水土不穩定,使得志賀墳墓上方經常坍方,有幾個學生臨終前特別交待子孫,要把他們葬在志賀老師的上方,用他們的墳來為老師攔砂擋土,永遠陪伴恩師。
志賀老師將愛與關懷透過教育傳遞給下一代,在教育史上留下美好的身影,也在大甲寫下一段生死相隨的師生情誼。(本文獲作者邱求慧同意轉載,全文請看作者臉書,作者為「一山一故事」一書作者,水靈文創出版社出版)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