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不在籍投票易受操控 電子投票是可行方案

近日國民黨立院黨團,準備推動不在籍投票法案,引起正反兩面的爭議。不在籍投票顧名思義就是選舉人不在其戶籍所在地之投票所投票,當初有此構想是南部民眾到北部工作,離島民眾來台灣工作,他們戶籍沒有遷移至工作地,以致每次選舉需回戶籍地投票,離島有時因天候狀況沒有航班回去,投票率低常讓候選人拿不到10%得票率,以致保證金被沒收。
每次選舉選務人員約30萬,他們執行任務的投票所,有時非他戶籍所在地投票所,甚至離戶籍所在地投票所很遠,無法抽空去投票,因此有大選區如總統、立委與縣市長、議員,在同一個選舉區有移票的情形,至於要大規模的實施不在籍投票,以目前的狀況是難以做到,而且還有被控制或買票,如台商登記在金門不在籍投票,離島登記在台灣投票,開票結果很容易被發現其投誰,除非投票所改非紙本印製,採用電子票,開票結果直接網路送回戶籍地投票所開票中心。
畢竟不在籍投票之選舉人,大部份都在台灣本島,一日生活圈的交通便捷,台僑返國投總統選票的越來越少,目前想不在籍投票的都有歹念,因此目前是暫不宜實施,倒是中選會混水摸魚度日子,目前現有的制度沒精進,精進的地方選委會也不獎勵,如果能應用科技逐步進步,先從紙本選票改為電子選票(Electronic Voting) ,罷免案與自行參選之總統連署書,都採用電子連署方式,或國高中職自治市長選舉,選委會可嘗試輔導電子投票與採用不在籍投票,最後全面推行到台灣全面性的選舉。
行政院中央選委會在制定相關的法規政策,須謹慎注意其實行的後遺症,否則好不容易建立的民主制度,被有歹念的政客給予破壞了,但也不能活在上世紀,民國95年以前各縣之郷鎮市代表的選舉,以及村里長選舉,其種類繁多且複雜,開票作業卻由地方選委會主辦,並採用人工計票,故常有很多選務缺失,以至開票作業,常至三更半夜才出來,新北市選委會那年,自行研發出電腦計票作業,8點多計票結果就出來了,與日後全面由中華電信承接開票作業,效率相當但相關的研發改革人員,連一支嘉獎都沒有。
反觀中央選會副主委,其在立院被立委林淑芬質詢選務缺失時,一問三不知只會答:我不戀棧。中選會是推動民主之重要單位,它不是給失意政客酬庸的地方,甚至給足經費要求做事,讓他們不斷研發改革,並與教育部合作推動民主教育,在非選舉期間,培訓儲備選務人才,更讓下一代年輕人,從國小國中起開始認識民主,殿下國家未來民主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