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世界的投資者對「習近平」感到失望!

一、海外投資者感到失望的理由
在12月11日和12日兩天,中國政府召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制定了2024年的經濟政策方針。不過,被公布的方針當中,並未明確涉及到一般所預期的「處理不動產泡沫崩潰之政策」,而且會議中的內容幾乎是與前一年相同。
中國政府並沒有顯示出它要積極去進行壞帳的處理,也未展現出將經營資源分配到先進領域的經濟政策。這一結果讓以海外投資者為首的許多人感到失望。2024年的經濟運作之基本理念是「穩中求進」(亦即:保持穩定,並追求前進)。而這與2023年是相同的。
雖然習政權是確認了要積極執行財政政策,但是對於金融政策,似乎仍意圖要持續進行穩妥的營運。他們公布了包括促進創新等在內的9項重點項目,但是沒有看到能夠期待大幅度提升經濟成長的新內容。
二、盡是一些不斷重複的內容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之後,中國本土的股市出現下跌,但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越來越多的主要投資者對於中國政府的經濟運作感到失望。在習政權是否會顯示出:修正「以政治為主的政策運作」,並認真去處理不良債權、並進行結構改革的態度呢?這將不僅對2024年而已,而且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發展也會帶來決定性的影響。從到目前為止的政策立場來看,對於中國經濟的復甦能在短期內實現,實在很難感到樂觀。
2020年8月,中國政府實施了「三條紅線」政策,加強對房地產融資的監管。結果,房地產泡沫崩潰,這是報章媒體已不斷報導的訊息。在這之後,每當有事的時候,習政權就曾多次確認將要積極增加財政支出的方針,並重複表明將阻止內需的下降,並將考慮對民間的創新加以支持。
但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很多的部分是重複過去的內容。中國的經濟政策是很緩慢的。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的18日,物流相關企業的華南城控股(China South City Holdings)宣布無法支付11月的債務。由於政府處理不良債權的遲緩,企業在「不動產以外的領域」也面臨著籌措資金之壓力的惡化。因此,僅僅仰賴過去經濟運作方針的持續,要去改善惡化的事態是很困難的。
其實中國如果透過企業家精神的形塑,是有可能擺脫不動產泡沫崩潰的困境的,但能夠實現這一個目標的政策方案卻根本看不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對中國政府的經濟管理感到失望、對經濟前景感膽怯的主要投資者當然就增加了。由於這樣的影響,國內本土的股市當然也就出現下跌。
在12月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中,暗示了2024年可能降低利率,因而全球新興國家的股價就跟著上揚,但上海等的股市卻被這股趨勢給甩開。而所發生的其實是,以過去的記憶為基礎(這在行動經濟學上被稱為是錨定效應(Anchoring),是一種認知偏誤,它是指後續數值的判斷被先前的某個數值(錨定點)所扭曲,因而判斷的結果有向錨定點靠近的傾向。)的中國樂觀論的看法被加以修正。
三、V字形的復甦本來是應該會發生
許多主要的投資者以「雷曼兄弟風暴之後,中國政府採用4兆人民幣的經濟刺激措施」的記憶為基礎,認為:如果對經濟低迷的憂慮提高時,中國政府將會推出大規模的財政措施,因而經濟將會實現V字形的復甦。但是,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並未展示出能對不動產行情惡化加以抑制的期望。在會議之後,商品市場表現不佳,銅的期貨價格未能擺脫年初以來的疲軟行情。銅等是電線的原材料,其價格通常很靈敏地反映出「支撐中國經濟成長的基礎建設投資」的動向。
目前,中國的經濟已陷入嚴重困境,但是泡沫的崩潰卻「完全被忽視」,處於緊要關頭的中國經濟似乎剩下「最後的一線希望」,那就是讓習近平趕快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