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下行 台商創新經營避免淪台冏

一些台商經營不善關門,老闆、台幹淪為台流/翻電視畫面
一些台商經營不善關門,老闆、台幹淪為台流/翻電視畫面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即遵循亞洲四小龍以出口擴張支撐經濟成長的政策,帶動沿海地區經濟快速增長並坐上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但這種拼資源、拼人力、高消耗、高排放、片面追求GDP的粗放發展模式無法持續太久。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與2012年歐債危機衝擊中國出口之際,北京當局亟思調整經濟結構,新經濟增長策略由「出口導向」轉型為「內需拉動」。惟受制於貧富差距過大與居民儲蓄率偏高,中國大陸內需發展不易。
2018年美國啟動美中貿易博弈,加上2020以來新冠疫情之封控,促使全球供應鏈產業重塑,讓中國大陸面臨出口急遽惡化與外來投資劇減,影響所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逐年遞降至2018年的6.7%、2020年的2.2%與2022年的3.0%。
重視「內需大循環」這個基調,一直是這10幾年來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核心思想,也是重要的政策推動方向,中美貿易戰與新冠疫情,只是一個催化劑。但COVID-19爆發以來,在疫情反覆衝擊下,大陸私營企業營收受創,影響部分民眾收入下降,這些均強化居民預防性儲蓄的動機,導致民眾消費意願大幅降低。
2023年,中國大陸改採解封動態清零政策後,原本期待經濟可望復甦,但目前看來,中國大陸經濟卻比預期中的糟糕。消費需求疲弱讓中國陷入通貨緊縮,與此同時,企業不願增加雇工,讓年青人失業率大增。

因失業或收入減少,影響消費意願,圖為北京一家超市/維基
因失業或收入減少,影響消費意願,圖為北京一家超市/維基

因失業或收入減少,影響消費意願,圖為北京一家超市/維基

現階段,中國大陸出口衰退、投資不振與消費疲軟,拉動經濟的三引擎均面臨動力不足狀態,若再加上接踵而至的地方政府財政壓力、人口老齡化問題,以及對商業的控制越來越嚴苛,中國大陸已陷入內外降溫的困境。
兩岸產業高度分工、貿易依存互惠。值「去中」浪潮危及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引爆大陸經濟停滯之際,台商更應慎擬拓展大陸內需市場的策略新思維(strategy innovation),並謀求轉型升級策略,以避免淪為台冏或台流。
台商應調整對大陸市場經營理念
大陸市場具14億消費潛能,面對美、日、韓產品的知名品牌形象及大陸在地企業微利傾銷優勢的強力競爭,台商經營策略必須從代工外銷的模式修正為在地生產-「made in china」﹔內銷導向-「made for china」,甚至構思由獨資經營轉變為與大陸當地企業共享的合作經營-「made with china」,以提升在大陸內需市場的市佔率。
在「made in china」方面,大陸台商所製產品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因此原料及零組件向大陸當地採購佔比大幅提高,從1995年的36.2%上升至2021年的76.4%。相對地,大陸台商向台灣採購比重直線降低,從1995年的54.4%下降至2021年的5.7%。
上述資料顯示,近些年來台商上中游產業轉赴中國大陸設廠已形成產業群聚效應(clustering effects),再加上中國大陸技術升級,大陸台商對原料及零組件之採購當地化傾向日趨明顯。
在「made for china」方面,大陸台商產品內銷中國大陸市場比率逐年遽增,從1995年的39.5%大幅上升至2021年的75.8%。相對地,外銷第三國比率逐年降低,從1995年的50.0%直線下降至2021年的11.1%。
上述資料顯示,近些年大陸台商遵循及配合中國大陸轉型內需拉動發展的產品定位與行銷策略。
在「made with china」方面,大陸台商為爭取大陸獨特的封閉式內需市場,在經營策略上與大陸當地私營企業、當地國營企業、當地台商、當地個人與當地政府合作經營的比重從2007年的11.4%一路上升至2016年的16.6%。2018年,因美中博弈衝擊大陸市場潛能,此項占比下降為15.3%,2020年大陸因疫情封控,再降至13.1%,2021年因大陸疫情稍緩,迅速回升至歷年新高的17.3%。
上述資料顯示,近些年大陸台商為加速拓展中國大陸獨特內需市場,部份獨資經營或與外商合資之台商已傾向和熟悉大陸市場的當地企業共享合作經營。
思考「小而美」的行銷策略及產品定位
中國大陸市場幅員遼闊,以台商多為中、小企業而言,短期內產業型態與產品品質也不易從低端躍升高端。因而,在行銷策略(marketing strategy)及產品定位(product positioning)上,必須有「小而美」的概念。
「小」代表在行銷策略上,台商有限資源需採不平衡發展模式,先站穩區域市場的競爭地位,並以差異化的行銷理念建立起正確的區域通路;「美」代表在產品定位上可加入台灣文化及設計元素,要以MIT品牌與大陸市場內地產品做出區隔。
台商可以不只是「中國工廠」的代辦
2007年以前,赴中國大陸投資的台商中小企業多為尋求低廉勞動力成本的防衛型投資,隨著中國大陸人口紅利減少、製造成本一直上升,2007年以後,赴中國大陸投資的台商大型企業多為尋求市場布局的擴張型投資。
面對在中國大陸投資環境優勢漸失的情況下,台商可以不必再委身為「中國工廠」的代辦角色。
台商的角色必須從降低成本 (cost down) 的代客加工 (OEM) 模式,轉型為提高價格 (value up) 的代客設計 (ODM) 模式,最後再透過文化融合於設計之中,以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value added) 的自有品牌 (OBM) 模式。
強化大陸市場通路與行銷能力
MIT產品受到中國大陸消費者的肯定與歡迎。台灣業者可透過外貿協會舉辦的「台灣名品展」、台灣優良農產品CAS認證或取得中衛發展中心推動之「MIT微笑標章」,同時掌握大陸的通關規定,以利成功將台灣產品推廣至中國大陸市場。


原先政府推動MIT等認證制度是為了「防禦陸貨入侵」,但隨著陸客來台觀光及ECFA的關稅減免,大陸消費者逐漸發現MIT產品不但品質比陸貨好,售價又普遍低於日、韓及美歐產品,MIT產品反而在中國大陸大行其道。
建立優質台資企業形象
國際間對台灣優質形象的最大認知,就是台灣對參與國際社會之充沛且活力的民間力量,例如「慈濟功德會」。相較外資企業而言,台商更應善用同文同種的特殊優勢,在中國大陸市場積極建立「企業形象」與履行「社會責任」,表現「公益在地化」的長期紮根經營態勢,協助當地社區活動與經營當地里民情感,俾強化中國大陸民眾對台資企業的優質形象。
掌控兩岸高科技的安全技術差距
兩岸經濟交流一向秉持產業分工、貿易互惠。自2018中美貿易紛爭及2020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以來,台商將部分高階零組件自動化產線自大陸搬遷回台,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比重,更進一步升高,2020年及2021年分別達43.9%與42.3%。
台商若能持續掌控兩岸高科技產業的安全技術差距,擴大與中國大陸的產品差異化,促使中國大陸繼續仰賴對台灣高階零組件及半成品的進口,就毋須過度擔憂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比重是否偏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