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何妨以蔡志忠漫畫書取代艱澀的中學國文課本?

每隔四年,選前出擊,自今年十月初起,某協會連辦多場「蔡英文政府教育政策總體檢」記者會,要求廢除「台獨課綱」。會中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譴責課綱文言文選文由三十篇降至十五篇,新課綱「刪除」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范仲淹《岳陽樓記》,荀子《勸學》,連橫《台灣通史序》,這些行為根本就是「犯下萬死莫辭的罪行」。問題是,以上作者的行為都有廉恥嗎?
怪了,教育部也沒有反對添加教材,為何要怪教育部?妳如果願意,也可以請學生都買一本古文觀止,從頭教到尾。其實裡面都有翻譯,學生自己看即可,需要妳再翻譯嗎?國文老師的任務就是教學生如何思辨與批判,不是嗎?
文言文只不過是書寫用的文辭而已,說話才不會那麼文縐縐,由於以前知識傳授受限於印刷術不發達、書寫文具貴與困難,所以發展出獨特的文言文,那是時代的產物,不用無限上崗到道德層面。
區桂芝可能以前當兩蔣的奴隸習慣了,所以不習慣蔡政府的自由化政策,如同小鳥被關久了,習於安逸,不想出來,突然有天被新主人打開門,讓她們自由高飛,卻反而害怕,怪新主人為何要讓他們自由。
區桂芝問:「未來的競爭力在哪裡?」全世界瘋學中文,難道臺灣不懂中文、不學中文嗎?各國中文熱是因應中國開放貿易、投資、管理的需求,並不需要學習成為如同區某人所期待的有所謂禮義廉恥者。
香港的課本雖然有中國古文,卻沒有顧炎武的「廉恥」一文,香港人普遍並沒有讀過此文章,如果要讀這個文章才能夠令社會有廉恥的話,那香港就是一個沒有廉恥的社會。香港人的廉恥是看漫畫學的,不是讀中國的古文,台灣也是。
統派人士看日本也學習中國古文,如蔡某與區某說,東京大學也考呂氏春秋,沒有去中國化,因此得意洋洋。同理蔡政府也沒有去中,中學古文比日本多,更沒有鎖國去世界化。
與其讀艱澀難懂的中國古文,不如看蔡志忠的漫畫,因為後者已經將中國四書五經等文學畫成漫畫,對白生動有趣,其實可以取代目前的國文教學。若能如此,相信許多人會愛上國文課,可能一學期就看完,不需要老師賣力解釋老半天。
https://youtu.be/binGrUeVFh0?si=Ua1LYfPprpDBXwg8
翻開中國歷史,不難發現自秦漢以來,歷代皇朝最具古文學素養的士大夫,仍然容易因利益及意識形態彼此結黨對抗,甚至不惜犧牲國家利益也在所不惜,其文學素養雖高,卻抵不過人性的醜陋,如宋朝與明朝的滅亡,其主因就是黨爭。
蔡某與區某等,口口聲聲愛中國文言文,然而他們平時寫文章或寫信,會用文言文寫嗎?如何說服人?他們以前臣服於專制獨裁的兩蔣政權,連屁都不敢放,如今民主時代,則大鳴大放!
民國文學家林語堂說︰「中國就有這麼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裡找這麼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林語堂所描述的這種人,就是現代版的奴隸,這些奴隸在威權時代不敢抗議獨裁者,只因是既得利益階級,如果有人為大家爭取到自由與民主,讓他們失去既得利益,就會假借冠冕堂皇的理由抗爭。
總之,提升文言文比例,學生素養不見得會提升,反而連數理化素養都倒退,與其看文言文,不如看蔡志忠的漫畫書。https://youtu.be/4PrYjc5p27M?si=qpCMQijLKhVak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