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信仰最大絆腳石是狹隘的胸襟

台南美術館「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於6月25開幕,展出三具逼真殭屍的「真面目」,吸引許多遊客打卡分享,但基督教新竹某教會卻發文譴責那是「怪力亂神」,要求台南市政府立即停止該項展覽,結果該教會網頁被不滿民眾的留言灌爆,也被迫撤文。

「基督最後的誘惑」講述耶穌凡人的一面 引發極端爭議

這讓我想起2001,「哈利波特」系列影片首度在台灣上映時,同屬上列基督教會系統的台北總會也曾發出公開信,說那是鬼怪影片,警告信徒不要看,結果不講還好,說了反而去看的人更多。

記得1988年12月有一部名「基督最後的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的影片,改編自希臘作家「尼可斯‧卡山札基」1955年出版的一部歷史小說,講述耶穌原本是拿撒勒村一個尋常的木匠,後來到加利利傳福音的一生事蹟。

由於作者將耶穌當作普通人描寫,因而做為「凡人」的耶穌也有各種凡人的誘惑與煩惱,片中還有不少與「性」有關鏡頭,這讓許多基督徒無法忍受,認為該片褻瀆耶穌。

這部影片到台灣上映時,有些基督徒聚集在電影院門口抗議,沒想到反而引起路人的好奇心,許多人因此購票進場看個究竟。

誰公開承認耶穌基督降世為人 誰就有從上帝來的靈

或許有基督徒忘了神學上有關於「歷史的耶穌」和「信仰的基督」的說法,這是在描述耶穌是真實的人,活在我們的世界裡,但祂同時也是具有神性的救主。

福音書和使徒行傳這兩種經書中一再出現「拿撒勒耶穌」的用詞(馬太福音二:23,馬可福音一:24、十:47、十四:67、十六:6,路加福音四:36、十八:37、廿四:19,約翰福音十八:5、十九:19,使徒行傳二:22、三:6、四:10、六:14、十:38、廿二:8、廿六:9),就是在說耶穌真的道成肉身在我們世界中(參考約翰福音一:14),這也是使徒保羅所說的,耶穌取了奴僕的本質,成為人,以人的形體出現(參考腓立比書二:7)。

別忘了,約翰一書四章2節的這句話「誰公開承認耶穌基督降世為人,誰就有從上帝來的靈。」

若耶穌是真實的人,那麼,從人的角度看耶穌,必有人的軟弱,面對死亡就是一大挑戰,因此他懇求上帝把「苦杯」移開,在十字架上,他大聲呼喊上帝「為什麼離棄我?」

其實,作為一個「人」的耶穌跟我們一樣,面對苦難會排斥,這很正常的,不是嗎?耶穌呈現這種屬於人性方面的軟弱,不但不會影響信仰,反而讓我們更容易感受耶穌就在身邊,如我們一般經歷著人世間各種誘惑和苦難。

聖嚴法師自傳「老樹新枝」 讓我了解佛教法師嚴謹的自我訓練

我在嘉義西門牧會時,讀了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寫的自傳「老樹新枝」,甚為感動,所以就在週報「牧師專欄」(我牧會的特色,每週寫一篇所想、所見、所聞的文章與會友分享)介紹會友看這本書,還建議傳道者看這本書,以俾了解一個佛教法師是怎樣自我嚴格訓練。

沒想到「頂六」教會一位陳姓長老非常生氣,寫掛號信寄給嘉西教會所有長老,控訴我沒有資格當牧師,竟然在週報上說自己讀佛教法師成長之心路歷程的書,甚至鼓勵傳道者去讀,而沒有介紹信徒讀聖經或基督教信仰的書。

還好,嘉義西門長老們跟這位陳長老說,他們很喜歡有牧師讓他們知道一個法師的成長過程是如此嚴謹,他們也期盼更多傳道者像這位法師一樣訓練自己。

參訪永平寺的震撼:學生們白手套白布拭遍整座寺院

我曾經參訪日本佛教曹洞宗大本營「永平寺」,整座佛寺環山而建,占地超過33萬平方公尺,建築七十多座,但震撼我的,不是寺院雄偉的建築,而是我一入寺, 就看見寺院的學生戴著白手套、拿著白布擦拭著這座大寺院,從每片門板、窗戶、每根支柱、樓梯扶手無一遺漏,以及學生們跪在地上認真又安靜擦拭著走道、地板的景象。

日本佛教曹洞宗大本營「永平寺」環山而建,占地超過33萬平方公尺,建築七十多座。圖/取自日本觀光局
日本佛教曹洞宗大本營「永平寺」環山而建,占地超過33萬平方公尺,建築七十多座。圖/取自日本觀光局

返台後,我把訪視永平寺的心得發表在台北東門教會週報的牧師專欄,我說,日本佛教這樣子訓練學生,難怪日本每一間佛教寺院的環境都那麼潔淨,玻璃門窗都是那樣明亮,若我們的神學院也這樣訓練學生,一定很棒;我的文章也獲得台灣「無教會主義」理念傳承者鄭廷憲教授相當的共鳴。

後來,我將這理念在台北東門長老教會付諸行動,禮拜堂、副堂、教育館教室、樓梯、洗手間等,每次聚會後都由會友自己打掃、清潔。

1998年4月,我就任台北東門教會時,正好遇上佛教界迎接佛陀「舍利子」盛事,當時法鼓山聖嚴法師指派兩位子弟、弘誓學院昭慧法師都來出席我的就任禮拜,這三位法師被安排坐在禮拜堂前面之區。

沒想到,七星中會主持我就任的特會員中,有一位牧師竟在祈禱時罵佛教信徒拜「舍利子」是拜偶像、無知錯誤的行為,讓我甚感難過痛心;禮拜後,我向三位佛教貴賓深摯致歉,他們只笑笑說「習慣了」。

中世紀的基督教會曾有一度瘋狂地崇拜「聖人骨頭」,說哪根骨頭是「聖彼得」、「聖保羅」、「聖約翰」等人的,將之放在用黃金精雕細琢的盒子裡,供奉在禮拜堂裡燒香點燭,讓信徒奉拜。

甚至到廿世紀末期還曾風傳發現「一塊布」,說那是亞利馬太的約瑟用來包裹耶穌身體的「裹屍布」,還說在那塊裹屍布上經過檢定,找不出有「人」的DNA,以此證明耶穌係因人而受孕的。

宗教共同基礎點:關心人生命苦難的事

類似這種論調在兩千多年基督教會歷史一再出現,傳道者不自我反省,反而對其他宗教人士信仰表達的現象說三道四,是非常錯誤的。

記得1996年9月我與聖嚴法師對話時,他說:「我們不要在宗教的最高點找差異,我們來在宗教的基礎上找共同點,一起來合作。」這種基礎點,就是在關心人生命苦難的事。這也是我積極參與釋昭慧法師所推動「反博奕條款」立法,以及「關懷生命協會」創立的原因;而比這更早的是在1968年,台灣第一條「生命線」在馬偕醫院成立,就是秉持著這種信仰態度而拉線成功。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