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充滿鄉野傳奇的姑娘廟-仁德「鳳三娘小祠」

「鳳三娘小祠」小祠是座充滿鄉野傳奇的有應公廟。
「鳳三娘小祠」小祠是座充滿鄉野傳奇的有應公廟。

日治時期,仁德區大甲里有一戶殷實的農戶,育有三個女兒。在三爺宮溪畔有塊薄地,三個女兒極為孝順,常替代父母工作,好讓父母親可以歇息。日治末年正是盟軍轟炸臺灣的頻繁期,尤其是鄰近機場及車路墘糖廠的仁德區大甲里,經常要躲警報。
這一天,三姊妹又如常到田裡替代父母從事農作,當聽到空襲警報時,盟軍飛機已飛到頭頂投彈,姊妹三人逃避不及,同時被炸死。傷心的父母,將三人屍體埋在附近亂葬崗的一棵榕樹下,砌一磚龕,以為祭拜印記。
戰後,宋原億的父親風仔在附近養鴨,無意間發現有三個女孩在三爺宮溪洗澡戲水,女孩長得非常漂亮甜美,風仔偶而會來偷看。風仔的鴨寮每天都會有鴨隻死亡,風仔認為是三姊妹作祟所致,因此,每天將死掉的鴨隻丟在三姊妹埋骨的榕樹下,導致附近奇臭無比。
有一天,風仔又來丟死鴨,三姊妹突然惡臉現身,風仔嚇得往村裡跑,三姊妹尾隨緊追。風仔拼命地跑呀跑,跑進大甲港崎頭萬龍宮八仙桌下不敢出來。後來由萬龍宮二府千歲出面調停,三姊妹才善罷甘休。此事至今,仍是庄人茶餘飯後的笑譚。
民國69年(1980),鄉民代表邵明山在附近經營魚塭,經常發生塭水消退的情事,抽乾塭水抓漏,沒發現塭堤漏水現象,但塭水流失的情形仍持續發生,邵明山心知有異,乃請示大甲慈濟宮主祀保生大帝,保生大帝諭示道:「三姊妹希望你幫忙蓋廟。」邵明山表示:如能讓他魚塭經營順利,他願意發落建廟事宜。
邵明山於是邀約了在亂葬崗後面養雞也不順利的許安雄,及陳清記、陳明達兄弟等四人共同發起興建小祠。小祠由大甲庄廟慈濟宮保生大帝踏祠址,定祠向,小祠在信眾集資下順利完工,保生大帝取神名為「鳳三娘」,並訂舉行入火安座的5月26日為小祠祭典日。

「鳳三娘」小祠坐落在三爺宮溪畔。
「鳳三娘」小祠坐落在三爺宮溪畔。

「鳳三娘」小祠坐落在三爺宮溪畔。

「鳳三娘」小祠落成後,邵明山的魚塭就不再有漏水的現象,養殖事業便非常的順利。
小祠興建時,鳳三娘的靈骸並未撿骨遷葬或安置神位座下案桌內,而在小祠正後面營造了一座墓龜高聳的假墓,作為鳳三娘墳塋的意象,也作為「塚廟合一」的象徵。小祠落成伊時,僅在神桌上豎立「鳳三娘神位」木牌,直到1970年代,鳳三娘要求雕塑神像,才雕塑了大娘、二娘、三娘金身供奉。

小祠正後面墓龜高聳的假墓。
小祠正後面墓龜高聳的假墓。

小祠正後面墓龜高聳的假墓。

「鳳三娘神位」木牌。
「鳳三娘神位」木牌。

「鳳三娘神位」木牌。

1980年代大家樂風靡全臺時,「鳳三娘」小祠也成為「樂迷」摃明牌的場域,由於鳳三娘的明牌奇準,樂迷趨之若鶩。有一天,二娘金身被大家樂迷請走,遍尋不著,因而再重雕二娘金身。
民國88年(1999)「九二一大地震」時,小祠的銀爐嚴重龜裂,當時主事陳清記(1946-1993)、許安雄、邵明山三人商議去傳說藝品公司購買模造灌漿現成銀爐,才商議好不久,有一天,陳清記就接到一男子通電話,問說:「鳳三娘是不是要購買新的銀爐?」陳清記覺得納悶,因為購買銀爐的事三人都沒跟別人提起,怎會有人知道鳳三娘要購買新銀爐?
陳清記問他住哪裡?對方回答:「你不要問我住哪裡?我留一支手機號碼給你,銀爐看好後多少錢,你再跟我講,我把錢拿過去。」陳清記以為是詐騙,沒抱很大的希望。
陳清記、許安雄、邵明山三人去傳說藝品公司看中一個銀爐,要價17萬元,回來後,陳清記試著打電話過去,對方問多少錢,陳清記告訴他17萬元,對方當天下午就拿錢過來。陳清記又問他哪裡人,他答說是屏東人;請他留下姓名,以便刻在銀爐上,對方原先不肯留名,爭不過陳清記的懇求,才回道:「那就刻『結緣人』好了。」這是銀爐爐壁上捐獻人刻「結緣人敬獻」的原因。

傳說藝品公司灌漿銀爐。         銀爐由結緣人捐獻。
傳說藝品公司灌漿銀爐。 銀爐由結緣人捐獻。

傳說藝品公司灌漿銀爐。 銀爐由結緣人捐獻。

這件事,讓三位主事覺得不可思議,懷疑可能是二娘金身被請到屏東某地發揮,其神靈來來去去,知道小祠的銀爐龜裂要換新,而感應當地信徒來捐獻吧。
1990年代「臺86線」(東西向快速公路-臺南關廟線)興築期間,負責大甲段工程的是泛亞工程公司,工程進行得極不順利,公司負責人前來「鳳三娘」小祠禱拜,祈求鳳三娘保庇工程順利進行,還將小祠附近雜草野樹砍除,並鋪設水泥地,讓小祠附近環境煥然一新。從此,工程進行便極為順利,「臺86線」也在民國88年(1999)12月30日順利通車。
「鳳三娘」小祠為一落一拜亭,北式建築。小祠內以鐵柵欄隔開神聖與祭拜空間。鐵柵欄上端飾以鳳凰木雕,中段為花鳥木雕彎罩,雕工精細,彩繪鮮明。鐵柵欄分成三道門,中門搭在半堵磚牆上,磚壁黏浮雕麒麟造型的大理石板。左右門可以進入內殿。

小祠內以鐵柵欄隔開神聖與祭拜空間。 雕工精細的木雕彎罩。
小祠內以鐵柵欄隔開神聖與祭拜空間。 雕工精細的木雕彎罩。

小祠內以鐵柵欄隔開神聖與祭拜空間。 雕工精細的木雕彎罩。

內神桌上豎立「鳳三娘神位」木碑,黑底、金字加紅框,甚為顯眼。神位碑前供奉鳳三娘金身,大娘居中,二娘居右、三娘居左。二娘因被大家樂迷請走而重調,雕刻容顏與大媽、二娘略有差異。每尊金身旁都供奉有專屬胭脂水粉等化妝品,大媽與三媽金身間還供奉有珍珠項鍊,凸顯奉祀的為女神。

大娘金身。三娘金身。    二娘金身
大娘金身。三娘金身。 二娘金身

大娘金身。三娘金身。 二娘金身

每尊金身旁都供奉有胭脂水粉等化妝品。
每尊金身旁都供奉有胭脂水粉等化妝品。

每尊金身旁都供奉有胭脂水粉等化妝品。

內神桌上還擺置有薦盒、三個茶杯、淨爐、角燈、花瓶、圓鏡,正立面浮雕鳳凰朝花朵。
外神桌上置石香爐,爐耳為雙獅造型,爐上緣刻「大甲」,爐腹刻「鳳三娘」。外神桌上擺一木几,上置盤香爐、薦盒、三個茶杯、竹桮、長明燈。正立面為木雕桌裙,上緣橫雕「鳳三娘」及琴棋書畫浮雕;下緣中央浮雕拿印、珠的蟒龍,兩旁浮雕八仙。上款為「歲次更寅年荔月吉置」,下款為「弟子謝平湖江景秀敬献」,雕工精緻,極富藝術價值。
左牆下半堵黏長方形綠瓷磚,上半堵黏四方形白瓷磚,白瓷磚上墨書「鳳三娘建廟樂捐名單」,落款日期是「民國六十九年五月十日」。左牆上懸掛「神顯光大」及「鳳三娘建埕樂捐芳名」木匾;右牆則懸掛「神威顯赫」木匾。

白瓷磚上墨書「鳳三娘建廟樂捐名單」。
白瓷磚上墨書「鳳三娘建廟樂捐名單」。

白瓷磚上墨書「鳳三娘建廟樂捐名單」。

13白瓷磚上墨書「鳳三娘建廟樂捐名單」。
「神顯光大」匾上款為「恭祝鳳三娘千秋」,下款為「水門保安宮眾爐下謝家子弟敬贈民國庚申年桂月吉旦」。「鳳三娘建埕樂捐芳名」匾落款為「歲次乙丑年桐月吉旦」,所謂的建埕,指的是整理小祠正前方的祠埕及搭建鐵架拜亭,主辦人是許安雄與陳清記。「神威顯赫」木匾,上款是「祝鳳三娘聖誕千秋」,下款是「弟子宋讚丁叩謝,歲次己巳年蒲月吉旦」。
乙丑年(1985)建埕增建的鐵架鋪石棉瓦拜亭,亭柱有聯,上聯曰「鳳棲靈山修行得道燈仙界」,下聯曰「三姝垂恩護土佑民傳人間」。鐵架拜亭下置地藏王爐,亭柱前塑有一對漆金石獅,獅柱有聯,上聯曰「鳳鼓振心尊神重道反本性」,下聯曰「三淑昭化育明德揚善滌俗塵」。兩對楹聯都是以「鳳三」冠首。
鐵架拜亭比路面高出5個台階,台階正中央斜嵌一塊大理石浮雕雙鳳的御路石,較為特殊。雙鳳御路由臺南市謝平湖,率子謝金中,孫謝健祥、謝桐傑敬献。

台階正中央斜嵌一塊大理石浮雕雙鳳的御路石。
台階正中央斜嵌一塊大理石浮雕雙鳳的御路石。

台階正中央斜嵌一塊大理石浮雕雙鳳的御路石。

小祠右側置傳說藝品灌漿銀爐,由前述「結緣人」敬獻。小祠正後方,修築一個極大假墓,作為鳳三娘墳塚之意象,也作為「塚廟合一」的象徵。假墓左側大榕樹,即當年鳳三娘掩埋靈骨之所在,乃父所砌磚龕已不見蹤影。
小祠兩旁的水泥地,便是當年泛亞工程公司所鋪設。站在鐵架拜亭下,眺望小祠前的三爺宮溪及漠漠魚塭,鳳三娘的種種鄉野傳說,不覺在腦海中盤旋反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