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出生立陶宛的廿世紀小提琴泰斗海菲茲(Jascha Heifetz,1901〜1987)(上)

最近雪中送炭,贈送台灣二萬疫苗的立陶宛,內心無比的感動,他們之所以送我們疫苗,絕非是乞求而來,而是因為我們台灣曾經贈送過《口罩》給他們,加上立陶宛和台灣,在歷史上不斷受外來政權統治,並且不斷地爭取自由民主,有共同的心靈感應,才會有此次雪中送炭之舉。談到立陶宛,我自然而然的就會想起,出生立陶宛的廿世紀小提琴界之王海菲茲,如果你去問《誰是廿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不管是以色列的帕爾曼、台灣的林昭亮、日本的密多里或韓國的鄭京和,他們共同的回答可能就是立陶宛的海菲茲。

海菲茲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位最接近技巧完美的小提琴家,海菲茲的大名,已經成為小提琴藝術技巧完美的代名詞。半世紀以來,他建立的演奏標準,成為後來小提琴家極欲達成的目標。林昭亮有一次説:「如果我覺得太自滿,只要聽聽海菲茲的唱片,我就會謙虛起來了。」

出生立陶宛,父親也是小提琴家

海菲茲在1901年2年2日出生在立陶宛首都維爾尼斯(Vilnius,Lithuania),他的父親Ruben Heifetz,維爾尼斯交響樂團首席,因此小海菲茲3歲時,便開始教他拉小提琴,4歲時,便送到維爾尼斯音樂學校,受教於Ilya Malkin,5歲時便開始公開演奏,6歲在小城Kovno 演出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被視為神童,於是10歲他父親就送到聖彼得堡音樂院,當時最著名的小提琴教父奧爾(Leopold Auer)整整學習六年之久(1910〜16),他在1911年4月30日在俄國聖彼得堡做第一場公開演出;接著透過奧爾鄭重推薦,海菲茲在1912年便有機會,在柏林最豪華的音樂廳,與指揮大師尼基希(Artur Nikisch)與柏林愛樂合作演出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結果轟動柏林樂壇,視他為琴藝非凡的天才兒童。那時海菲茲才11歲而已。不久之後,他又去奧地利和北歐國家演出。


海菲茲在他的家鄉立陶宛維爾紐斯的家中。圖/美國國會圖書館
16歲在卡內基音樂廳美國首演,24歲成為美國公民

1916年,他告別對他有重大影響的恩師奧爾,離開聖彼得堡音樂院,1917年在蘇聯革命之後,海菲茲跟他的家人,經過西伯利亞和日本,才千辛萬苦地抵達美國紐約,他的正式美國首演,是在1917年10月27日,於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他的鋼琴伴奏是貝諾伊斯特(A.Benoist),他的曲目包括畢達利(Vitali)的《Chaconne》、維尼奧夫斯基第二首小提琴協奏曲,以及五、六首炫技的小品,最後以恩師奧爾改編的巴格尼尼第24首狂想曲,帶來音樂會的高潮結束。這場音樂會的節目安排,雖然深度不夠,偏重炫技作品,但是已經給紐約聽眾與媒體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在200哩內的知名小提琴家,幾乎都來了,年長於海菲茲10歲的同門師兄艾爾曼(Mischa Elman)(他本身也是大師級的小提琴家,烏克蘭裔猶太人,他的世紀名琴目前收藏在奇美博物館。)和鋼琴大師哥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也來參加這場海菲茲的美國首演音樂會,艾爾曼聽完之後皺著眉頭對哥多夫斯基説:「你不覺得這裡太熱嗎?」,哥多夫斯基回答道:「對鋼琴家而言,我並不會感到熱」。這場卡內基音樂廳的美國首演,讓16歲的海菲茲,幾乎打敗了當時美國同一輩的小提琴手,聽眾都説一個海菲茲就夠了,唯一的例外是大他25歲來自維也納的小提琴家克萊斯勒,他以世紀末維也納豐富的人文精神,注入他的演奏中,他的唯美浪漫的風格,給聽眾的感覺,與海菲茲完全相反,依我個人的意見,克萊斯勒的演出風格比較像鋼琴家的魯賓斯坦,而海菲茲的演奏風格,比較像鋼琴家的霍洛維茲,前者追求《人文的嚮宴》,後者追求《藝術的完美》。

虛心接受批評,開始演奏比較有深度的奏鳴曲

因為有音樂評論家說,海菲茲的曲目深度不夠,因此過後數年,他逐漸把格里克(Grieg)、布拉姆斯和法蘭克的小提琴奏鳴曲,放進他的演奏曲目中,他特別感激《太陽報》的首席音樂評論家韓德遜(Henderson),因此海菲茲自我反省道:「韓德遜在太陽報批評我讓他和聽眾失望,他提醒我必須注意我要走的路,也因為他的警告,我開始很認真地練琴,我永遠感謝韓德遜對我的提醒,讓我重新振作起來。」在1919〜1920年時,年輕的海菲茲面臨巨大的挑戰,他想擺脫父親對他的控制,同時也祗有他自己才能管控他的年輕人的放浪行為,另外他必須迅速增加他要演出的曲目,聽眾的要求很難滿足他們,因此每一樂季,他都必須在卡内基音樂廳演出五場不同曲目的小提琴獨奏會,他在聖彼得堡音樂院跟恩師奧爾學到的曲目,也已差不多演奏完了,他必須學會新的曲子,當時他演奏會的曲目相當標準化:二首重量級的奏鳴曲,或是古典樂曲接著演出一首鋼琴伴奏的小提琴協奏曲。中場休息後,就拉數首炫技的小品,最後以聽眾最喜愛的作品高潮結束。事實上,他演出的曲目都是聽眾期待的曲子,通常古典的曲子,聽眾的拍手會泠淡一點,但是協奏曲演出後,反應會熱情一點,等到下半場炫技作品演出後,聽眾就會瘋狂叫好,而且海菲茲會很慷慨地應聽眾要求,演出他們喜愛的安可曲,平心而論,海菲茲的音樂會,美國聽衆的反應都相當熱烈。

數度巡迴世界各地演出,成為蜚聲國際的世界級小提琴家

在卡內基音樂廳首演之後,不久他就安排巡迴美國各大城市演出,因為反應異常熱烈,過不了多久,他就成為蜚聲國際的世界級小提琴家:他在1920年作倫敦首演,1921年作澳洲首演、1923年到日本首演,甚至在1926年到巴勒斯坦首演不久又去南美洲巡迴演出,他唯一一次回到俄國是在1934年,也是受到熱烈的歡迎。海菲茲在1925年成為美國公民,並選擇定居在加州的Beverly Hill。從1917到1972停止公開演奏,可以說是海菲茲獨霸美國樂壇的時代,他總共灌製了104張唱片,也是全美第一。在二次大戰期間,海菲茲冒生命的危險到全球各地,做數百場勞軍表演,鼓舞美軍士氣,充分表現他對美國的愛國之心。在1933年因納粹迫害猶太人,海菲茲取消45場在德國的音樂會。


大約1946 年海菲茲Jascha Heifetz 參與在 USO勞軍巡演途中拍攝。圖/美國國會圖書館
催生無數當代作曲家的小提琴協奏曲並推廣之

逐漸地,海菲茲開始演奏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以及一些同時代還未成名的小提琴家的作品:例如George Enesco 和Joseph Acheron等,到了30年代,他比艾爾曼和克萊斯勒演出更多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因為他慷慨地自掏腰包,請不少同時代的作曲家,創作小提琴協奏曲,讓他做世界首演,例如最近由台灣小提琴家黃俊文與NSO合作演出的華爾頓小提琴協奏曲(1939)、以及Louis Greenberg (1944)、Erich W.Korngold(1947)和Miklos Rozsa(1956)等,但是不知何故,雖然有人邀請他演出12音派大師荀貝格的小提琴協奏曲,但是海菲茲始終不肯演出這首作品。同時透過海菲茲的經常演出,才使西貝流士、艾爾嘉和葛拉茲諾夫(Glazunov)三位作曲家的小提琴協奏曲的流行起來。海菲茲也經常挑戰技巧艱深的作品例如巴格尼尼、恩斯特(Heinrich Ernst,1814〜1865)、維尼奧夫斯基等作曲家的艱難作品。當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在1936年與紐約愛樂做告別演出時,他沒有邀請他的女婿霍洛維茲與他合作,反而邀請海菲茲與他一起演出這場深富意義的歷史性音樂會。

推出無數經典唱片,獨霸美國樂壇五十年

海菲茲之所以能獨霸美國樂壇五十年,最主要原因是他不斷有傑出的唱片推出,從1917年10月27日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五首他最喜愛的安可曲,到1972年10月23日他在洛杉磯Chandler Pavilion的最後一場獨奏會,勝利唱片公司都為他發行唱片,最早15年,他幾乎灌製所有小提琴的經典小品,1934年之後,他也幾乎灌製了所有古典與浪漫派的小提琴協奏曲和奏鳴曲,而且都是跟頂尖的指揮家與樂團演出,例如1940年&1944年分別與托斯卡尼尼與NBC交響樂團合作灌製:貝多芬&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1955年與孟治(Charles Munch)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灌製: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1957年與萊納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灌製: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1959年與漢德勒(Walter Hendl)和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灌製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1961年與沙堅特爵士(Malcolm Sargent)和倫敦新交響樂團合作灌製:布魯夫的《蘇格蘭幻想曲》;1963年與漢德勒和RCA 勝利交響樂團合作灌製:格拉茲諾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以上這些唱片,均由RCA勝利唱片公司發行,也都成為廿世紀的經典唱片。

海菲茲、魯賓斯坦、畢亞第哥斯基組成《百萬三重奏》,其唱片三度獲葛萊米奬

在室內樂方面,他也灌製不少三重奏的傑出唱片,他從1941年到1950年,起先與鋼琴家魯賓斯坦、大提琴家費爾曼合組超級三重奏,不但巡迴演出造成轟動,而且也錄了唱片;不幸費爾曼(Feuermann)在1942年突然去逝後,由另一個大提琴家Piatigorsky取代,人稱《百萬三重奏》組,他們三位超級巨星,巡迴世界各地,征服了各地樂迷,也共同灌製不少經典的三重奏曲目,直到1950年才結束。除外海菲茲也和中提琴家威廉.普里姆羅斯(William Primrose),費爾曼,組成天王級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三重奏,在1941年聯合巡邏演出,也是樂壇奇蹟。雖然海菲茲與俄國畢亞第果斯基,個性完全相反,海氏個性比較收斂,畢氏個性比較豪邁,但是二人合作得非常愉快,因此1960年代,他們二人經常在加州,推出《海菲茲與畢亞第果斯基雙重奏音樂會》,1964年他們甚至到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做三場室內樂音樂會,留下歷史性的身影。他們留下的雙重奏唱片,可以説上音樂史上最光輝燦爛的弦樂組合,儘管兩人的技巧與個性不同,奏出來的音樂卻是完美無瑕。


海菲茲與魯賓斯坦、畢亞第哥斯基組成《百萬三重奏》錄製的作品。圖/擷自博客來網站
1971年,七十歲的海菲茲在巴黎錄製了1小時的電視音樂會節目,並轉播全球,鋼琴伴奏是史密斯(Brooks Smith),海菲茲的技技依然完美如昔,而他演奏的表情也依然如故:同樣威嚴的架式、同樣冷靜而高度專注的臉部 ,他沒有狂喜的表情,也沒有任何不必要的動作,這對年輕一代的小提琴家,是一種啓示:演奏時不要把情緒太過外露。(待續)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