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反思九二一:大樓重建的經驗與教訓

1999年凌晨1點47分發生的集集地震,震央位在南投縣集集鎮,日月潭西方12.5公里,深度僅8公里,芮氏規模7.3,是台灣戰後最嚴重的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合計2,444名罹難者)、11,306人受傷、至少89,347戶房屋全倒或半倒。在所有受損的房屋之中,獨棟住宅判定全倒有59,473戶,集合住宅全倒174棟(161個社區,10,698戶),半倒148棟,後兩者合計為29,874戶。

最近發生在花東的917、918強震,再次出現建築物倒塌事故,凸顯危老建築風險惡化,也引起輿論的反思。

在大災難過後,為何有些大樓能很快重建、另一些卻難以恢復?近年來,韌性(resilience) 這個概念,或者有時翻譯為「復原力」,成為災後重建或風險因應的學術研究與政策重心,通常,韌性是指有助災民復原的社會因素。除了國家干預或財團捐款之外,災後的社區組織、公民社團或人際網絡的參與,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資本」,已經被認為是提升韌性的關鍵因素之一。

例如,美國著名學者Eric Klinenberg針對1995年的芝加哥熱浪研究發現,少數族群所在的弱勢社區、缺乏社會網絡而且貧困的老人或街友,由於住所沒有空調、社區沒有醫療照護資源,最容易在熱浪中喪生。

此外,日本阪神地震後,大谷順子對集中安置老人公寓研究指出,災後用來安置災民的建築物雖然更堅固安全,在缺乏人際網絡的身心扶持下,災民自殺或「孤獨死」機率反而提高,震撼日本社會。

發生於2005年的美國卡崔娜風災,死亡人數高達1,800餘人,是莫拉克風災的三倍,引起全美關注與反思。美國學者Daniel Aldrich自己也是卡崔娜風災的受災戶,對災後紐奧良市復原的研究顯示,在教會組織等公民社會網絡協助下,當地越南少數族群的恢復情況比白人社區更好。前述這些災難研究,都指出「社會資本」對災後重建有正面的影響力。

最近,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劉季宇博士、前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亮全博士合編專書《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集結一群優秀學者,回顧23年來針對九二一震災的研究成果,在針對集合大樓重建的分析裡,發現災民的「社會資本」確實有助於促進大樓重建。

台灣921大地震,南投及台中居民的慘狀可以「人間煉獄」形容,有多棟十餘層高樓應聲而倒,為搶救可能被埋在斷垣殘壁的民眾,包括韓國等鄰國出動救援部隊支援。圖 / 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台灣921大地震,南投及台中居民的慘狀可以「人間煉獄」形容,有多棟十餘層高樓應聲而倒,為搶救可能被埋在斷垣殘壁的民眾,包括韓國等鄰國出動救援部隊支援。圖 / 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周偉賢、李宗義與林宗弘等,透過多種歷史資料整理出142棟集合住宅重建的資料,發現只有94棟重建完成,建成的大樓從災後到完工,平均要花費1,950天,第94棟重建完成的鼎上苑費了5,479天,之後就再無重建成功的案例。哪些大樓會比較早完工?其實,政府所提供的容積獎勵或利息補貼方案都差不多,研究發現團結的災民組織、外界公民社團的協助、引發政治人物關注的社區,才能順利完成重建或都更,但是也要留意資源分配的公平性,以免造成社區民眾內部的分化、甚至引發災民之間的訴訟。

前九二一基金會的執行長謝志誠認為,居民自行組成「都市更新會」能否順利成立與運作,也就是社會資本,包括團結與信任,往往才是重建成敗的關鍵。在重建過程中,社區內部的信任能夠提高住戶的參與意願,團結合作面對種種困難,因此,社區在地震之前的鄰里關係就顯得特別重要,假如地震之後,鄰居之間能夠迅速建立起互助的信任感與深厚情感,重建也會比較順。

對九二一震災大樓重建研究發現,當政府補助規定一視同仁時,要把大樓重建起來,社會資本與公平分配可能比錢更重要。最近的強震提醒我們,台灣危老住宅的災害風險日益擴大,但是都更進度緩慢。危老大樓重建的成敗,不應僅靠擴大容積獎勵等經濟誘因,社區鄰里團結與信任或許更重要。

從九二一震災的大樓重建經驗可以看出,社區團結才能加速重建家園。台灣社會未來還要持續面對震災、風災或軍事威脅等挑戰,需要公民社會的團結、互惠與信任等「社會資本」來強化韌性,才能與風險共存。

921地震台中太平「新坪生活公園社區」當年被判全倒,23年來住戶卻要忍受重建無期、房貸繼續繳的狀況。圖 / 截自華視新聞
921地震台中太平「新坪生活公園社區」當年被判全倒,23年來住戶卻要忍受重建無期、房貸繼續繳的狀況。圖 / 截自華視新聞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