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台灣性別平等教育的挑戰與願景

文/潘威佑 (社團法人台灣教師聯盟副理事長)
台灣在推動性平教育方面,多少受到社會、文化和政治背景的影響而有差異。日前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委員范雲、郭昱晴和人本教基金會等民間團體舉行記者會,對於有大學教師涉嫌性平案及多起性侵行為進行譴責!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甚至控訴教育部包庇,指出受害者絕對不止申請調查之人,甚至有人擔心被迫對質而敢怒不敢言。人本教育基金會要求教育部籌組專案小組,協助受害者追訴、重新審查性平案,檢討制度,改善校園文化。
教育部自從推廣性別平等教育法,期待用教育方式教導教育工作人員暨學生們,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為中心,維護人格尊嚴,期許能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
但相關性平案件接連發生,顯見目前台灣推動性別教育中,仍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本文就如何推動性平教育,提出四點正向思考:
(1)提高性別平等意識:性平教育有助於提高人們對性別平等和性別認同的意識。通過教育,人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性別是如何社會建構的,以及如何避免性別歧視和偏見。

(2)減少性別造成之不良歧視:性平教育可以教育人們認識到性別歧視的存在,併為他們提供工具來應對和減少這種歧視。這有助於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會環境。

(3)兩性健康意識的認知:性平教育不僅關注性別平等,還關注性健康。通過教育人們了解性行爲、性健康和性安全方面的知識,可以減少性傳播疾病的風險,促進個人健康和幸福。

(4)改變傳統性別刻板印記:性平教育有助於挑戰傳統的性別角色和刻板印象,促進更加平等和開放的性別觀念。這對於改變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現象非常重要。

2023年APEC婦女與經濟政策夥伴關係會議,於加州棕櫚泉市召開,共17個經濟體與會,台灣由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及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4名代表出席。 圖/性平會網站

性平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因應之道,至少包括以下各項:
(1)針對保守認知的反對:在某些保守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下,性平教育可能會受到強烈的反對和抵制。一些人可能認爲性平教育違反了他們的宗教或文化價值觀,從而阻礙了其推廣和實施。
(2)地區教育資源不足:在一些資源不足之區域,性平教育的資源或許有限,這會導致一些學生無法獲得相關知識,從而增加了性別不平等和性健康風險。
(3)對於性平教育內容有所爭議:關於性平教育內容的選擇可能會引發爭議。一些人可能認爲某些教育內容不適合特定年齡段的學生,或者不符合其價值觀,從而引發爭議和抵制。
(4)教育師資不足:實施性平教育需要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人員。然而,在一些地區,缺乏這樣的師資可能會成爲一個障礙,限制性平教育的推廣和實施。
綜上而論,可發現在臺灣推動性平教育,須要努力之處甚多。性平教育對台灣推動性別平等,是有其積極之教育價值,但也面臨挑戰和限制。若要實現性平教育目標,確實需要政府、教育機構、社群媒體、社會團體和家庭共同努力,期待能更確保性平教育在教育層面能更全面、普及化推廣;當人們不再受到性別歧視和不平等的困擾時,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和合作會增加,從而建立一個更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