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台灣的自信與尊嚴
田牧(德國)
說起台灣的自信與尊嚴,並不是故弄玄虛、瑕不掩瑜。是來自中華民國(台灣)的歷史,來自於台灣民主制度的基石,是來自台灣與民主國家之間的堅強信任、友誼與合作。筆者受邀參加今年10月9日柏林台灣代表處舉辦「雙十」國慶酒會中親歷的感受與體會。
前些天,歐洲之聲收到台灣駐德國代表處謝志偉大使的國慶盛會邀請函,詩一般的語言述說著中華台灣艱辛、曲折、悲壯與堅毅的傳奇故事:
民主慶祝共和
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台灣再度,理所當然地,
慶祝「中華民國」的生日 ——
眾所周知,1911年10月10日出生於中國,
又稱大陸——即 牢靠的土地。
日後,最終的發展卻是,
那片土地早已不再牢靠,
或者,令人遺憾地無庸置疑,
它已牢牢、無所依靠地
被掌控在中共的手掌中。
從而,民主至今仍堅持地頌揚著,
中華民國當年的建國精神,
目的是,未忘初衷地
向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示範
什麼叫做「自由高於一切」。
台灣代表謝志偉教授與夫人,在歡慶1911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成立,並鞏固台灣當代民主之際,於2024 年 10 月 9 日星期三18:30 至21:00(17:30 入場)舉行招待酒會,敬邀您出席招待會。歐洲之聲十分榮幸這份珍貴的禮遇,一口允諾了邀請。
尊重台灣的主權地位
謝志偉大使在酒會演講中指出:賴總統說,中華民國歷史已經1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僅是75周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國怎麽可能屬於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場一片笑聲……,台灣的主權地位來自於中華民國113年歷史。中國企圖否定中華民國(台灣)的國家主權地位。
什麼是國家?人民才是國家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集合體。古時墨子有道: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用今天的語言表達:現在世界無論大國小國,都是天的屬國。人不論年幼年長,富貴貧賤,都是天的臣民。在現代概念中,國家稱國或邦,多指主權國家。廣義而言,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宗教、領土、政權或歷史之社會群體;狹義而言,國家為一定範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一般國家以行政管理當局為其象徵,係擁有社會治理權力的國家機構,在一定的領土內擁有內外部主權。毋庸置疑,這是台灣主權地位的範疇與核心。
歷史上的歐洲和中國一樣,疆界和轄區分分合合、變化無常,處在不斷地演化與變遷中。每一個國家的誕生,都有它特有的歷史背景、環境與依據,這就是歷史範疇。台灣是1946-1949年國共內戰的結果,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共同釀成了75年的台灣現況,是一個客觀事實與歷史沿革,這就是今天台灣的沿革和根由,是它的歷史範疇。換句話說,即是台灣的歷史沿革與客觀現實。
在漫長的歲月中,台灣確實曾被世界淡忘,然而近十年來,台灣已成為全球的焦點話題,成為當今國際關係中的「政治風向標」。如今,「台灣歸屬」話語權不再任由中共擺布,民主台灣自信地走向世界,贏得了當代文明世界的重視,成為國際政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個事實逐步形成:任何民主國家(政治力量)都不可能刻意忽視、疏漏,或者說回避台灣——這一政治實體。
台灣的核心是:作為民主國家,不仰仗刀劍,而仰仗人民的信賴。老子云:「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台灣的文化、台灣的精神,塑造起了台灣不屈的自由民主豐碑,即便是面臨挑戰與衝擊,台灣人民會威武不屈地抵禦與反抗。
民主國家與台灣站在一起
自左起:德國聯邦議會副議長伊馮娜·馬格瓦斯,德國聯邦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克勞斯-彼得·維爾施,前歐洲議會議員、台德民間論壇德方共同主席包瑞翰,國防委員會主席、「德台協會」主席馬庫斯·法貝爾,前柏林市市長邁克爾·穆勒。
謝大使說:台灣不孤單,不孑然,民主國家與台灣站在一起。如何看待民主國家與台灣站在一起?
一、從出席酒會的嘉賓陣容,就可一目了然。德國政界各黨派都有重要代表出席慶祝中華民國誕生113年酒會,德國聯邦議會副議長、基民盟政治家伊馮娜·馬格瓦斯(Yvonne Magwas),德國聯邦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基民盟政治家克勞斯-彼得·維爾施 (Klaus-Peter Willsch),前歐洲議會議員、台德民間論壇德方共同主席、德國綠黨政治家包瑞翰(Reinhard Buetikofer),國防委員會主席、「德台協會」主席、自由民主黨政治家馬庫斯·法貝爾 (Marcus Faber),前柏林邦總理、現任國會議員、社民黨政治家邁克爾·穆勒(Michael Müller),這些政治家異口同聲表達了對民主台灣的讚譽與支持。
會場傾聽德國嘉賓演講
二、質疑「聯合國2758號決議並沒有明確台灣的地位問題」。包瑞翰的演講中再次重申了「聯合國2758號決議並沒有明確台灣的地位問題」,而且澳大利亞、荷蘭、美國等國會均通過了相關決議,2758號決議,並未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未限制台灣參與聯合國機構或國際組織的權利。也就是說未來聯合國還會對2758號決議遭遇尤為尖銳的質疑,甚至民主陣營國家建議重新面對台灣的國際地位與國家參與權。
三、「中國欲將台灣海峽占為內海」,遭到了民主國家組團以軍艦穿越台海集體表達了示威抗議,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等軍艦,接二連三地穿越行駛台灣海峽。謝大使在演講中指出:歐盟國家一再強調,維護台灣海峽和評穩定,符合美歐國家的共同利益,以德國為例,外貿所賺的錢,三分之一來自與印太國家之交易,所以維護台海穩定,不改變現狀是美歐國家共同的經濟利益與戰略目的。
四、維護台灣和平,是民主國家共同的政治目標。2024年9月24日,聯大會議期間,G7外長舉行了場邊會議,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重申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安全和繁榮至關重要。七國外長聲明中涉台的內容包括呼籲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對於不需要以國家地位為前提的國際組織,G7支持台灣成為成員,而未要求國家地位的組織,G7則支持台灣以觀察員或來賓與會。
台海不改變現狀,台灣穩定發展,是世界和平穩定的基礎,一是阻止專制中國全面控制南海與印太;二是維護美歐民主聯盟的亞洲利益,航行自由與獲取亞洲經濟利益;三是在現代科技、經濟等競爭中,是民主與專制博弈,中國的持續發展不應損害他國的利益及發展;四是繼續維持美國作為領頭羊的印太戰略,及全球霸權地位。
謝志偉的魅力外交贏得口碑
賓主舉杯共慶中華民國(台灣)國慶113年
謝志偉大使的博學多才,他在酒會上演講時的旁征博引、詼諧幽默,不時引來陣陣歡笑與掌聲,謝大使為人誠摯、友好,引得德國社會普遍尊重與友誼,每一位上台演講的德國政治家,都讚譽與感謝他。
謝大使常說:台灣的朋友遍天下,這些年來,德國的社會與媒體都堅定地站在台灣一邊,來過德國的朋友都會感受到這份真誠社會共識與感情。
這與謝大使這些年來走進德國社會講好台灣故事是分不開的。台灣的自信與尊嚴,也是來自於台灣出色的外交工作與辛勤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