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圖輯】20年前從高雄出發的臺灣醫療史料展

20幾年前高雄市在謝長廷市長時代,陳永興醫師當衛生局長,非常重視醫療人文的發展,委託當時在高醫大服務的我做「成立高雄市所屬的台灣醫療文物史料中心的可行性評估」。當時我成立工作小組團隊,日以繼夜,三個月内趕工提前完成,在永興兄的奔走下,選定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做成果展「台灣醫療史料特展—從高雄出發」展期從1999年12月1日跨越千禧年到2000年的9月9日,相當轟動,旋後奠定高雄市府通過成立史料中心的創舉,與後來我們奔走成立「台灣醫學史學會」的基礎。

我整理一部分照片分享大家,一起回憶。這些是掃描照片,還有很淸楚漂亮的電子檔照片,如果現在我不妥當處理,將來我走了,一樣會被丟棄。現在回憶起來歷歴如新。當時在接著成立醫療文物中心時,我們台杏文教基金會還到寶萊三地門與瑪家開年會、洗溫泉。


台灣醫療史特展海報。圖/陳順勝
1999年12月1日開幕當天陳永興局長講「尊重生命的展望」,他說:

「『尊重生命,維護人權』是學醫者基本的天職,台灣醫療史料展回顧了這島嶼上學醫者走過的道路,當然也對未來有所展望。

先人的腳步一路走來,血淚汗水辛勤灌溉,開拓了早期學醫者救世濟人醫療傳道的新天地,後繼者的學習研究奉獻服務,建立起今日醫療專業在台灣社會四維護國民健康尊重人權的尊嚴。


台灣醫療史特展開幕剪綵。圖/陳順勝(左2),陳永興(右2)
但是我們對原住民在台灣島嶼所遺留下來寶貴的醫療資產所作的挖掘整理還很有限;我們對西方現代醫療的傳入台灣心存感謝之餘,效法醫療無國界的宗教奉獻還很欠缺;從日治時代到國民政府時代近百年來的醫療是我較熟悉也最可以反省的內涵,但是我正規的醫學教育當中,仍然極少提到台灣醫療史上可歌可泣足以學習效法的典範,或點點滴滴足以令人啟發思考的問題。


台灣醫療史特展紀錄照片,陳永興醫師夫婦(前排中)。圖/陳順勝
從這次的展覽準備過程中,我們收集史料發現文物,彷彿聽到了先人的呼喚、看見了前輩的容顏,歷史的時光隧道繼續往前延伸,正要奔向人類新的二十一世紀。我們期盼在台灣建立醫療史料館、組織醫學史研討會、省視台灣醫學教育的人文社會關懷內涵、推展大眾醫學知識的普及、結合醫療專業科技與現代人健康生活。


台灣醫療史特展紀錄照片。圖/陳順勝
我深信台灣醫療史料展是台灣醫界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的新起點,希望它帶給台灣醫療工作者和社會大眾共同尊重生命的尊嚴。」


台灣醫療史特展紀錄照片。圖/陳順勝

接著由我展覽引言:

「大多數的人不知道原稱打狗的高雄,是台灣西洋醫學的基點,也是世界熱帶醫學的發祥地!一百多年前,原名旗后的旗津港不僅是世界避風名港,也是初期西方傳教士醫師在臺灣的安全堡。高雄在早期醫學黑暗時代提供了照明的燈籠,使爾後的臺灣醫療史大放光明。

臺灣早期居民的醫療僅限於巫醫宗教醫療、漢醫藥、與民間生藥。十八世紀荷蘭人與西班牙人首先引進西方醫學,惜未在臺灣本土生根,隨著他們離臺,醫療的現代化僅只曇花一現。十九世紀中,教會醫師改善這種原始醫療的情況。來臺灣從事醫療宣教的教會醫師幾乎都從打狗登陸,1865年英國馬雅各醫師從旗後登陸後,開始在台灣的醫療傳道。他先在臺灣府(臺南)受阻,之後返回旗後開始醫療傳道。隔年在旗後創設可容納八名病患的醫館,這是全台第一間醫院,也可以說是台灣西式醫院的誕生。接續的萬巴德醫師在此發現許多熱帶病,回倫敦創設熱帶病醫學校,後來被稱為熱帶醫學之父。這些奉獻臺灣人民的西方教會醫師,也不忘作醫療生根的工作,1879年來任的梅爾醫師自力募捐在旗后山腳建一所現代化設備的「慕德醫院」,並附設醫學課程,是台灣西式醫學教育的濫觴,培養不少本地的醫師或醫療助手。


台灣醫療史特展紀錄照片。圖/陳順勝
日治時期在殖民統治之下,卻也帶給臺灣健康的環境生活條件、建立公共衛生體系、建全的醫療制度、及良好的醫學教育基礎。所培養的醫療人員繼續在各醫學領域,臺灣各地方紮根落實的奉獻,奠定當今進步的臺灣醫療水準。其中不乏大師級的前輩,其中應以創設高雄醫學大學的杜聰明博士為典範。

本次展覽也依杜聰明博士的分期;把臺灣醫療發展史分為原始醫學時期、瘴氣醫學時期、教會醫學時期、日治醫學時期、及中華民國醫學時期等五個時代,各時期年代紀事介紹之。展覽包括影像與文物分期交錯展示,礙於檔案與文物保存與搜集之困難,必有遺珠之憾,期求透過此次展示,引發大眾對臺灣醫療史文物與影像資料之重視,並盼後來者發揚光大前人基業,為後世謀福。」


台灣醫療史特展紀錄照片。圖/陳順勝(左1)


台灣醫療史特展紀錄照片,陳順勝(左)與陳永興(右)。圖/陳順勝


台灣醫療史特展紀錄照片。圖/陳順勝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