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多元文化是使台灣民主穩固、跳脫一中框架的最重要武器

作者註:本文是預定於10月17日(星期六)下午2:10-4:30於台北市南海路228國家紀念館所發表的文章。當日的活動是由台灣北社所主辦的台灣文化日系列活動之一。作者承蒙北社社長李川信老師之應允,先發表於《民報》的專欄上面。歡迎各界先進於當日蒞臨會場,共襄盛舉。

一、台灣局面的改變—內戰的稀釋

1949年,國民黨逃亡至台灣後,因為國民黨未在中國被共產黨消滅,所以毛澤東與蔣介石的仇恨就變成是國共內戰的延長,而把台灣捲入至中國的內戰裡頭。二戰期間,毛澤東於延安在接受史諾的訪談時,曾表明台灣應該獨立的看法,這至少是以國際共產的民族自決論為基礎。但是隨著蔣介石逃離中國來到台灣,毛澤東就改變了台灣獨立的主張,而把收復台灣當做是中國接受外侮以後,要恢復中國領土以雪恥辱所不可欠缺的象徵。

但是這個內戰卻因為台灣走上民主化而一步步鬆動當中,如果用馬克思主義的用語來說,內戰至今似乎已來到一個從量變轉換成質變的臨界點;而促使台灣民主化走上健全的最重要因素,其實就是台灣多元文化實施的成功。

二、內戰殘存的因素

(一)多元文化政策的推動對於民主發展的影響

蔣經國統治時期的施政,已經是接近台灣本土。十大建設、崔台青等是外來政權向台灣靠攏的第一步。李登輝總統自1988年代行總統職務起,台灣就快步走上以民意為基礎的民主化。

1991年,國民大會全面改選,已經使台灣從國共內戰的基本前提中開始脫離,這個基本前提就是=《以黨領政的共產黨所統治的中國威權統治》與《以不完全的中國民意為基礎的萬年國會之下的國民黨政府專制體制》的對立。跟著1992年,立法委員全面改選,1994年12月,台北市長、高雄市長、台灣省長改成直接民選,台灣可以說從中央至地方,形成了完全以民意為基礎的政治。這些民主化的選舉基本上是從「民主正當性」打破國共內戰的基礎。當然地,這也使《主要是以政治為生活資源依據的外省族群》與《台灣其他族群》的衝突從正面登上台灣的政治舞臺。本來台灣在大航海時代開始,已經有不同種族間的衝突存在,而在歷史發展過程當中,原漢衝突、閩客械鬥、漳泉械鬥等的衝突很早就存在於這塊移民的土地上。從政治發展的歷史來看,本來就沒有什麼機會使大家能共同參與政治,因為這個島都是由外來的力量決定台灣的命運。只有在李登輝時代的1991年開始,台灣才能由島嶼的每一個公民來決定自己的公共,而且台灣人在二戰以後的反對運動當中,至少可以看出:在運動中具有不同族群文化的種種個體彼此的互動,就催促了台灣對多元文化的共識。例如憲法增修條款第十條第11項規定:「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語言文化」,第12項規定:「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並對其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予以保障扶助,並促其發展,其辦法另以法律定之。」
在多元文化政策的推動之下,原住民委員會於1996年12月成立,客家委員會於2001年6月成立,客家電視台於2003年7月1日開播,原住民電視台於2005年7月1日在有線電視頻道開播,公視台語台於2019年7月1日成為第一個以全台語播出的電視頻道。有關台灣多元文化政策的發展,於此不多贅述。但從台灣的民主發展來看,多元文化使得各族群可以在自己文化的發展上獲得主導權,使得各族群的尊嚴以及自我認同受到保障,這是使族群的衝突減少的主因之一,也同時促使大家可以透過對話去形成公共政策,並促使彼此能夠在不同的自我認同之下,又形成一個包含不同文化的自我認同。因此,我們可以說:將近30年的多元文化發展是促使台灣民主化發展的重要功臣,也是促使台灣共同之認同意識被形成的最重要因素。由於台灣這種發展與中國非常的不同,這也使得台灣快要完全脫離國共內戰的基本框架,並使全世界對於台灣與中國是否處於內戰的認識漸漸改變。


從台灣的民主發展來看,多元文化使得各族群可以在自己文化的發展上獲得主導權,使得各族群的尊嚴以及自我認同受到保障。圖/擷自總統府flickr
(二)脫內戰化的負面因素

但是無可諱言的是,國內尚有許多會使人覺得台灣與中國仍是處於內戰關係的因素存在:

1、族群與個人因素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教育、媒體等思想灌輸的政策之下,所謂外省一代與較年長之外省二代以及許多其他族群之較年長者仍擁有國民黨所灌輸的意識型態存在。這些人當中,有許多曾為高官者,其敵對台灣、親中國的聲音常被中國當做大內宣使用,且常在中國共產黨之代理人之動員下,在台灣本島上面與中國唱和、相呼應。

2、政黨因素

10月6日,在國民經黨提出「美台復交案」、「請美軍協防台灣」兩個案並經立法院決議後,至少台灣內部的共識是:台灣是與中國是不同的主權國家。國民黨會提出這兩個案,至少顯示出國民黨為了選票的壓力,必須做變更,也顯示台灣內部的變化,使國民黨必須變更。雖然,在《一中各表之下,中華民國是個主權國家》的主張之下,中華民國的國號會與中國產生混淆,但是國民黨想擺脫買辦黨的形象,至少是向前邁進一步。只不過,江啟臣所領導的國民黨會不會被馬英九、韓國瑜等親中派奪回,尚待觀察。

3、國際因素與中國因素

全球化的最大得利者為中國,這使得中國共產黨在共產主義的面具下,以《讀書人透過教化以擴張漢疆唐土》的心態,以及以《中國人創造出外夷所無法產生的高度思想(古為儒學,現則為中國式的共產主義)》之心態,要以共產主義來征服世界。這個政策只不過剛開始未久,即遭到美國的反擊。加上台灣的民主化,以及自由度越來越高,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的聲浪不斷提高,這顯示外國對台灣與中國是否同屬一國的看法已大大動搖。但共產黨的外交運作當然會使外國的想法受到影響,也是理所當然。

4、制度因素

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的主張,有如下幾個重要面向:
(1)促使國內外省第二代對台灣認同的敵對減少,較有可能促使第二代從中華民國走向台灣;
(2)促使軍方對中共的同仇敵愾心加強,使許多對台獨有敵意的將領願在中華民國名義之下保衛台灣;
(3)陸陸續續將許多相對年輕的外省籍社會菁英納入政治權力體系,有助於政治安定;
(4)但是中華民國與中國的連結關係,是使台灣較難脫離中國內戰的因素。
(5)此外,蔡總統對中華民國的過度強調以及其對本土派的冷落,實際上,使許多人認為她是真正要回到與中國很難脫離關係的中華民國,雖然她強調:中華民國台灣是社會最大的公約數。

三、台灣脫離內戰走向一個新的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課題:在多元文化主義之下,讓中華民國與台灣對話

多元文化在台灣的施行是使台灣民主順暢的潤滑劑,但如前所述,我們尚有許多課題存在,其中最大的課題就是如何使中華民國與台灣對話。與從前相比,對於許多的較年輕的中華民國認同者來說,透過對話找出彼此可能接受的政治共同體的名稱與新文化的探索將會是比較簡單的。

四、台灣如果完成脫內戰化,中國的戰爭就會變成是侵略戰爭

台灣的多元文化的發展,已經使台灣的一體化漸漸形成,也使馬英九等所代表的人變成他們以前口中的少數一小撮人,而他們這些人就是以中國統一為目的、帶著舊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意識型態的人。

其實,台灣一體化的形成,將使得中國共產黨以內戰為藉口的主張,變得沒有正當性。而這將使《是否進行內戰》成為中國單方面的事項。台灣在體制上已走到即將可拋棄與中國相關的外殼的時候了,而且在文化上也相當的西化,至於與中國的交流反而促使台灣人的自我認同之形成。因此,除了在語言文字的使用上有相同點之外,當台灣跟中國已經是兩個不同的個體時,中國是否要進行內戰,就完全成為與台灣無涉的中國單邊事項。而在一個極權的國家,是否要發動戰爭,最常取決的因素是內部的派系鬥爭。中國雖然不斷強調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但國共戰爭在經過70年之後,中國人民是否願意為共產黨付出犧牲,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呢?中共內部的派系是否願意為了保住習近平的政權而與美國及世界對抗,來對台發動戰爭呢?這些都是決定中國是否發動戰爭的重要因素。顯然地,中國要單方片面進行戰爭的難度越來越高。

五、台灣與中華民國的對話—以對話取代對抗的時機真正到來了

對於許多人來說,民主化的過程不外就是脫殖民化的過程,由於是脫殖民地,所以被殖民者會與殖民者對抗。但是當台灣人民透過民主建立起統治與被統治的同一性時,原來的殖民者的後代已成為這個社會的一群,這個時候的我們就必需站在多元文化的立場上,進行對話,而不是採取舊日的對抗態勢。我個人相信多元文化主義的台灣終究能夠透過對話與社會彼此的接觸,建立起大家都能共同接受的台灣意識,也必然能使台灣脫離與中國的內戰關係。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