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從認識上帝到建構正確的信仰

一個傳道者在神學院讀書時,一定會上「系統神學」的課程,這種課程會談到有關「上帝」這個課題,特別是「基督教教義學」、「護教學」等課程,為的是要幫助學生畢業後當傳道者時,可以明白如何教導信徒認識基督宗教信仰中最重要、最中心的對象──生命的主宰上帝。

坦白說,上這些課程往往會讓學生感覺很枯燥乏味。除非教課的老師可以用很實際的生活經驗舉例說明,否則多數學生往往會提一個問題:傳福音需要講這麼艱澀的要理嗎?

後來,當我畢業去農村教會傳道牧會時,我終於發現神學院開這種課確實很重要,因為每當信徒遇到生命的困境,特別是面對死亡的苦難時,他們會問:「真的有上帝嗎?」、「祂在哪裡?」、「為什麼我祈禱時,祂都沒有回應?」、「為什麼上帝會讓我遇到這麼痛苦的事?」

我也會遇到信徒讀聖經時提出這樣的問題:「耶穌既然是上帝差遣到世界來的救主,上帝為什麼要讓他死在十字架上?」、「為什麼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會大聲呼喊,問上帝為什麼要離棄他?」、「如果說上帝是愛,為什麼要讓信祂的人受到苦難?這對信仰有什麼意義呢?」類似這樣的問題都有一個共同點:到底有沒有上帝?若是有,祂是一位怎樣的上帝?

早期的基督教會流傳著兩個信仰觀念,一是:上帝住在天上,祂很忙,要管理整個祂所創造的宇宙萬物,沒有時間管人世間的事。因此,才會差派耶穌到世界上來。祂有答應凡是信耶穌的人,就會得救。二是:人的生命有兩大部分,就是靈魂和肉體。當一個人信了耶穌之後,他的靈魂就已經得救了,因此,這個人活著的肉體跟他的靈魂沒有關係。

因為有上述兩種觀念,將之併在一起,就形成一個行為:我們已經因為信耶穌而得救了,所以無論我們的身體做什麼事,都與我們得救的靈魂沒有關係,於是有人去做許多違背社會道德規範的事。但若是連最基本的道德規範都無法遵行,就沒有所謂的基督教信仰可言。使徒保羅就是因為聽到哥林多教會有信徒是這樣浪蕩不羈,非常生氣地說:「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靈住在你們裡面。因此,要是有人毀壞了上帝的殿,上帝一定要毀滅他;因為上帝的殿是神聖的,你們自己就是上帝的殿。」(哥林多前書3:16-17)

使徒保羅的這番話,清楚地說出一點:透過信耶穌,上帝已經和信的人的生命連結在一起了。保羅甚至說了這樣的警語:「你們不知道你們的身體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住在你們裡面,是上帝所賜的。你們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上帝,因為他用重價買了你們。所以,你們要用身體來榮耀上帝。」(哥林多前書6:19-20)

從上述兩段經文就可以看出,從早期教會的基督徒到現今時代的基督徒都有類似的問題一再出現:對上帝的認知並沒有進步多少,因為同樣的問題依舊存在。特別是現在這個非常講究科技的時代,許多人心裡認為,有那麼一天,上帝會被人的科技所取代。甚至有科學家預言:有一天當人能夠複製人類時,就可取代上帝對人生命的主權。

人們對上帝的認知有這樣的偏差,正是陶恕牧師書寫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在整本書中,主要談及聖經所介紹我們認識的上帝,就是「全能的上帝」、「全在的上帝」、「全知的上帝」這三大主題,然後從這三大主題延伸論及有關上帝的各種屬性。

在每個論點中,陶恕牧師一再提醒我們:想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證明」上帝,是很愚蠢的一件事。因此,陶恕牧師說不用尋找,上帝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像〈約翰一書〉的作者所說的:「沒有人看見過上帝,但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在我們的生命裡,而他的愛藉著我們完全實現了。」(約翰一書4:12)

其實,這句話正好回應了耶穌對門徒所說的:「如果你們彼此相愛,世人就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約翰福音13:35)這些話都說出了一個正確重要信仰的認知:上帝不需要我們去證明祂是否存在。要認識上帝,最重要的就是用謙卑的心,從認識我們生命的軟弱開始,這樣會比較容易接近上帝。這也是陶恕在這本書中最想要表達的一個生命和信仰態度。

此外,這本書的構成也別出心裁。從第一章談到「為何要正確地認識神」開始,直到最後一章「神的主權」,每章都有個特點:用簡短而誠摯的祈禱開始,用名人寫給神的話語作為結束。在理性的闡述之外,增添了真誠細膩的情感,更能激發讀者去沉思關於神的信息,並且和神建立更深層的關係。

這是一本很值得想要學習認識上帝的人閱讀的一本好書。不但值得基督徒看,也是非基督徒認識基督信仰的入門經典。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