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想當總統應排除兩岸農產貿易障礙!

有「芒果界的LV」之稱的夏雪芒果,圖/農委會網站
有「芒果界的LV」之稱的夏雪芒果,圖/農委會網站

蔡政府完全執政7年多,連一個進口雞蛋都可以處理到天怒人怨,赤裸裸的曝露出,蔡政府已經沒有能力處理台灣農業的產銷議題,遑論引領台灣農業走向充滿荊棘和挑戰的未來,只能靠大撒幣,大內宣,來麻醉民心,並企圖動用網軍和檢調,來解決提出質疑的民眾,形成寒蟬效應。
「挺香港」、「反送中」讓蔡總統獲得817萬選票,在嚐到甜頭後,蔡政府繼續打「反中」,「抗中」牌,讓兩岸關係只有更壞,沒有最壞。蔡政府不僅花大錢買武器,甘願成為美國反中的急先鋒,還處處對大陸使腳絆,如不承認,不檢討輸陸農漁產品確實存在病蟲害、化學藥物不當殘留及對輸台大陸農漁產品存在貿易壁壘等,卻透過大內宣,將責任全推給大陸官方的惡意打壓,企圖喚起民粹,再度激起台灣社會的「反中」和「抗中」激情,挑動兩岸網友的相互敵視,來維繫該政黨的龐大利益,持續徇私舞弊,掏空國庫。
大撒幣無法提升競爭力
大撒幣和大內宣一直是蔡政府的施政法寶,持平而論,有錢拿誰不愛,農業部樂於大撒幣不能說完全沒效(農民如溫水煮青蛙),近年來儘管農業問題層出不窮,但是相關農民和昔日活耀的農運團體,幾乎噤聲,遑論上街表達心聲,給錢並不能改善農民經營體質,無法讓技術升級,難以提升競爭力,更無法應對台灣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後,國外廉價農漁產品大舉進入台灣的競爭壓力,如2025年紐西蘭鮮乳進口全面零關稅、進口越南的文蛤牡蠣、進口雞蛋等等。
在大內宣方面,面對兩岸農產貿易持續惡化,蔡政府束手無策,為了選票,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提出施政報告時,再度提到過去如鳳梨及芒果等,以中國大陸為主要出口市場的水果,已逐漸轉銷日本及韓國,出口日韓的芒果價格,不僅較大陸高出三倍至四倍(不提數量),銷往日本的鳳梨數量,過去兩年內也成長超過八倍(不提價格),顯見政府持續降低對中國大陸單一市場的依賴,已經有了顯著成果。
然而真相是,台灣鳳梨自2021年3月1日起,遭大陸暫停進口後,迄今未解禁,蔡政府雖然動用大筆經費補貼外銷後,根據官方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1-8月台灣鳳梨出口總量為17505公噸,出口總值額為2239.2萬美元,較2021年1-8月鳳梨總出口量的29118公噸,總出口額3725.6萬美元,仍有明顯落差,輸日總量仍不及過去鳳梨外銷大陸的4212公噸,且2022年整年鳳梨無論外銷數量及金額,均較2021年低;今年1-8月台灣鳳梨出口總平均單價,每公斤金額為1.28美元,其中日本雖進口15287公噸(占87.3%),平均每公斤價值為1.29美元,香港進口量居次為1548公噸 平均每公斤亦有1.11美元,南韓平均每公斤雖為1.24美元但只進口105公噸,其他國家(包括新南向國家)鳳梨進口量均相當有限。
水果外銷前景堪憂
再看看國內芒果外銷,今年1-8月台灣芒果出口總量為5088公噸,總額為1757.8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024公噸增加,總額為1538.7萬美元增加;其中香港居首位達1725公噸,中國大陸1038公噸居次,日本第三僅747公噸,南韓僅進口635公噸,新加坡則進口88公噸;香港平均每公斤價格為1.97美元,中國大陸為1.77美元,日本為7.77美元(為大陸的4.39倍),南韓為6.11美元(為大陸的3.45倍),新加坡為2.85美元。大陸已宣布自今年8月起暫停台灣芒果進口,明年台灣芒果出口將更為艱難,何況大陸可能終止ECFA,種種考驗還在後頭!
台灣政治人物每逢選舉就勤跑廟宇,祈求上天保佑讓其順利當選,卻不曾細心去體會,自古「天命歸人心」的道理,唯有以民為本,以蒼生為念,才是獲得勝選的最大保證,民進算計再多也難敵民心向背。已故學者黃仁宇在其所著「萬曆十五年」一書中提到的大歷史,正在使兩岸分合正悄悄位移中,對台灣人民是福是禍,歷史終將證明;所幸選擇權在我們手中。
2024年總統大選結果將關乎台灣的生存發展,想當總統者請拿出治國真本事,至少先提出排除兩岸農產貿易障礙的具體方案!